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相识成都细雨中

发布时间:2024年5月28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8日
作者:彭志强  文章ID:84529  浏览:

【原文】
    相识成都细雨中
    彭志强
    ①十九岁那年,一个细雨蒙蒙的清展,我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命运突然拐了一个大弯。我自小喜读杜甫的诗歌名篇《春夜喜雨》,从此向往成都,尤其向往后的成都。现在,我终于可以去亲眼看一看《春夜喜雨》传诵千年之后的成都,那里是否还下着诗意绵绵的雨,是否还开着娇美红艳的花,是否还留有浣花溪水环抱的草堂茅屋。
    ②那年秋天,达成铁路还未开通,成南高速公路也还未开工,我只能选择走一条碎石公路。清晨六点出发,坐八个多小时的中巴车,才一路颠簸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幸运的是,车驶入成都地界那一刻,扑面而来的第一个成都表情,便是纷飞的雨,一片烟雨朦胧。
    ③从北门的汽车站到东郊的师大校园,一路上,我终于真正见识了成都的雨。尽管是秋雨,却也是软绵绵的,街道上就像铺了一匹淡青色蜀锦。车上不时有人抱怨雨下个不停,我却不觉烦闷,目光一直向窗外搜寻。那时的二环路外多是农田与低矮瓦房,它们经过雨水的洗涤,格外醒目。一条由北向东的婉蜒沙河很有辨识度,几乎就是一条联结城乡的纽带。
    ④到了师大狮子山校区,雨渐渐小了。报到之后,我便赶去瞻仰心心念念多年的杜甫草堂,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去草堂茅屋时的情景:【丝线细雨,一针一线把石板缝得密密麻麻,也把每一寸花草绣得锃亮。】那一天,因为亲眼看见了雨中的茅屋,我爱上了草堂,爱上了成都和成都的雨,并且决定了两件事:一是努力留在成都这座诗意之城发展,二是在成都重新开始文学创作。
    ⑤于是,大学四年,只要有空,特别是雨天,我都会待在杜甫草堂的茅屋前,或者浣花溪一带。春天,我会静坐于茅屋里听春雨,想象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温馨画面,直到傍晚草堂闭馆才依依不舍地离去。盛夏,各色花朵沿着草堂的红墙开出一条花径,回应着杜甫的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我尤其喜欢雨后的这条花径,从花径尽头的草堂影壁往茅屋方向漫步,掩映在花丛下的两道红墙湿漉漉的,更有诗的意境。秋天,草堂藏经楼后院那两棵千年老银杏树,会落满一地金黄色的银杏叶,仿佛是一地金黄色的雨。到了冬天,雨化成雪,从天而降。成都一年四季的雨,像是一块磁铁,把我牢牢吸住。从此,我跟这座城紧紧地连在一起。
    ⑥然而,参加工作后,我对成都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雨渐渐忽略了。每天从早忙到晚,已无心看风景。不知不觉间,我差不多有十多年不再去草堂,也将文学梦搁置了十多年。为生活而奔走的汗水流出来时,也顺带把内心的诗意和对雨的向往一并带走了。
    ⑦直到2014年春天,还是一个雨天,一位外地朋友非要拽着我陪他去参观杜甫草堂。在草堂,在雨中,我给他讲解杜甫在成都写的那些经典诗歌。他觉得我很懂杜甫,劝我重断提笔写作,重拾诗歌。他指了指茅屋说,真正的诗人不会因为遭受挫折而放弃写作。
    ⑧后来重返文学之路,我想,是被这位外地朋友说服的,还是被那天细雨的呼唤喊醒的?从那以后,跟着成都的雨的脚步,我开始重新写作诗歌,向细雨中的茅屋致敬。我从草堂出发历时三年考察杜甫生平,写了一本杜甫诗传,向诗圣致敬。
    ⑨生活在成都,已经二十三年。作为当年汇入成都的一滴雨,我虽然没有出生成长于成都,但是被春夜喜雨浇灌千年的草堂茅屋,早已成为我的精神故乡。一千多年过去,杜甫的《春夜喜雨》之雨,还在滋养着成都和成都的文脉。也许某一天,我会再次从成都杜甫草堂出发,带着这样的喜雨,与杜甫在更多文学故事里相遇。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9月02日第20版)

【问题】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提到“命运突然拐了一个大弯”,表明了考上大学这件事对作者人生的巨大改变,暗示了读书的重要性。
    B.作者回忆了自己上大学时的经历,不仅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所见所感,也反映出成都的城市变化。
    C.杜甫在文中多次被提及,他既是作者向往成都的重要原因,也是作者文学道路上的精神榜样。”
    D.作者的外地朋友说“真正的诗人不会因为遭受挫折而放弃写作”,既是对杜甫的赞扬,也是借杜甫对作者的一种劝勉和激励。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十九岁那年”开头,用作者的亲身经历来展现成都之美,融诗情与美景于一体,构思巧妙,真挚动人。
    B.文章通过引用杜甫的诗句,表现出了作者在草堂里看到的景色之美,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加了文章的诗意。
    C.文章在结尾处提到《春夜喜雨》一诗,既与文章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同时也有利于作者抒发自己对成都、对文学的喜爱之情。
    D.文章语言典雅优美、清新动人,使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了雨中成都的美景。
    8.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4分)
    9.文章以《相识成都细雨中》为题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A(无中生有,并没有“暗示读书重要性”的作用。)
    7.D(文中并没有使用夸张的手法。)
    8.①运用比喻手法。把雨比作丝线,运用拟人的手法。(或答拟人手法,让细雨能够“缝”和“绣”。)(1分)
    ②生动形象。表现了雨水的细密绵长以及被细雨淋湿之后花草的亮丽鲜艳。(2分)③作者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草堂茅屋和成都细雨的喜爱之情。(1分)
    (意思对即可)
    9.①细雨,作者行文的线索。“细雨蒙蒙的清晨”收到录取通知书,“绵绵”细雨中来到大学校园,大学四年成都一年四季的雨把我跟成都紧紧连在一起,重返文学之路后跟着成都的鱼开始重新写作。
    ②在雨中,作者了解了成都这座城。作者因为雨而向往成都,又在雨中第一次来到成都,在雨中作者对成都的了解逐渐加深,从而爱上了成都,爱上了成都的雨。
    ③在雨中,作者在成都找到了诗意,不断追寻自己的文学之梦。《春夜喜雨》一诗激发了我对文学、对诗歌的热情,成都的雨又坚定了我对文学的追求。在因为生活的繁杂放弃文学之后,又是成都的雨让我重拾文学之梦,重新开始写作。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受疫情影响,包括2020年春节档影片《囧妈》《夺冠》《姜
  • 下一篇: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
  • 【推荐文章】

  • 人生可以创新

    人生可以创新 王伟勇 ①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 ②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似乎谈不上创...

  • 水调歌头

    【原文】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

  • 岁夜咏怀

    【原文】 岁夜咏怀① 【唐】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

  • 赤壁

    【原文】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 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

    【原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

  • 磨难

    【原文】 磨难 赵燮 ①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

  • 【最新文章】

  •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
  • 相识成都细雨中
  • 材料一:受疫情影响,包括2020年春节档影片《
  • 中国人使用纸张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因为中
  • 森湖中学九年级一班为迎接奥运火炬入川传递,
  • 父亲的画面
  • 6.下面是对相关文学名著内容的陈述,请判断
  • ①城市,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社会进入文
  • 人生可以创新
  • 生命的品格
  • 【甲】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
  •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
  • (5)《琵琶行(节选)》中描写琵琶女羞怯形
  • 黑色金子──石油
  •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