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用【】的讲述,从时间和空间两度上把理想蓝图与现实
作者:未知 文章ID:84742 浏览:
【原文】
《桃花源记》用【 】的讲述,从时间和空间两度上把理想蓝图与现实生活清晰地隔离开来。就时间论,桃花源中人的祖先为“避秦时乱”而躲进这里,其实也就躲开了世俗年代。“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间在这里停止了,历史在这里消失了,这在外人看来是一种可笑的落伍和背时,但刚想笑,表情就会凝冻。人们反躬自问:这里的人们生活得那么【 】,外面的改朝换代、纷扰岁月,究竟有多少真正的意义?于是,( )这种嘲笑,对人们习惯于依附着历史寻找意义的惰性,颠覆得惊心动魄。
就空间论,桃花源通过三种方式更是与人们所熟悉的茫茫尘世切割得非常彻底。第一种方式是美丑切割。这是一个因美丽而独立的空间,那位渔人是惊异于美景才渐次深入的。这就是说,即便在门口,它已经与世俗空间在美丑对比上【 】。第二种方式是和乱世切割。其实,即使是普通民众,也总是与试图摆脱平常状态的功利竞争有着【 】的联系,桃花源之所以成为桃花源,就是在集体心理上不存在对外界的向往和窥探,没有了外界,也就阻断了天下功利体系。第三种方式叫“不可逆切割”。桃花源的独自美好,容不得异质介入。永久地消失于被重新寻找的可能性之外。借此划出一条界限,桃花源并不是隐士的天地,那些凭借名声、学识、姿态的“高人”,也不能触及它。
【问题】
17.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不再嘲笑桃花源中人,而是嘲笑时间和历史的外部形式。
B.应该受到嘲笑的不光是桃花源中人,更应该是时间和历史的外部形式。
C.人们不光嘲笑桃花源中人,更应该嘲笑时间和历史的外部形式。
D.应该受到嘲笑的不再是桃花源中人,而是时间和历史的外部形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娓娓动听 泰然自若 大相径庭 唇亡齿寒
B.娓娓道来 怡然自得 大相径庭 千丝万缕
C.娓娓动听 怡然自得 势不两立 千丝万缕
D.娓娓道来 泰然自若 势不两立 唇亡齿寒
19.文中画线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桃花源并不是隐士的天地,那些凭借名声、学识、姿态相标榜的“高人”,也不能触及它。
B.桃花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隐士天地,那些以名声、学识、姿态相标榜的“高人”,也不能触及它。
C.桃花源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隐士天地,那些凭借名声、学识、姿态相标榜的“高人”,也不能触及它。
D.桃花源并不是隐士的天地,那些以名声、学识、姿态相标榜的“高人”,也不能触及它。
【参考答案】
17.D(这里应该是“不是……而是”的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是选择上的“应该,不应该”而不是事实上的“嘲笑或不嘲笑”)
18.C(娓娓道来不能作定语;泰然自若比喻紧急情状下镇定不慌乱;大相径庭喻差异大;势不两立喻矛盾尖锐不能并存,这里强调桃源“美”与世俗的“丑”不能并存;唇亡齿寒指利害关系密切;千丝万缕指关系密切。)
19.B(“桃花源并不是隐士的天地”不合情理,这里应该强调“一般意义上的隐士”,因为隐匿于桃源中的本来就是“逃避战乱的特殊隐士”“不合情理”也属于病句的一种,后一句考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