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两位小保姆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年7月29日  更新时间:2024年8月1日
作者:刘醒龙  文章ID:85156  浏览:

【原文】
    两位小保姆的故事
    刘醒龙
    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黄昏来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吸引,我就会出神地望着远处山腰上的那棵大樟树。传说黄昏是一天当中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月光落地,清风入夜,这些都是它的背景。
    女儿尚小的那几年,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之所以做不长,大部分是因为她们思家心切,但也有两位例外。
    早来的那位女孩,初中毕业。朋友们特地介绍说,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大樟树本是一棵有名的树,那地方原本叫满溪坪。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作为地名的满溪坪就没有人叫了,而换成了大樟树。女孩来之前正在山上采荼。一见面我就问她,那棵大樟树还在不在。女孩回答说,在,已被列为县里重点保护的古树了。
    女孩一来就明白地表示自己最多只做半年。我开始还不太在意,以为是想家的另一种说法,后来才发现女孩是当真的。她之所以愿意出来,是想挣钱给父亲治病。从中介绍的朋友先前就说过,女孩的父亲患了食道癌。所以,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后就委托我们替她存起来,连一分钱都舍不得花。
    正好半年的那天晚上,女孩突然对我们说,她要去汉口中山大道的某个地方买能治食道癌的药。女孩要买的那种灵芝做成的药,媒体上已不止一次披露,其治癌的功效是假的。女孩言之切切的样子,让我们不好直接提出忠告,只好答应说,我先去看看情况,然后再带她去。同时费尽心机地将披露相关情况的文章找出来,放到她的房间里,希望她看过后,能有所转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女孩反而更加迫切地反复催问我们,何时让她去汉口买药。从汉口回来后,她一分钟都不肯等待,当即就要去车站。她说:“我要给我的父亲送药回去。”
    送别的路上,我有些恍惚。坦率地说,这半年我们对女孩的表现不能说是十分满意。在车站里,上了车后,她回头默默看我的那一眼,突然让人心酸极了。
    几年后的某一天,在东湖边的那处咖啡馆里,很静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的人轻声提及一个曾经耳熟能详的名词。女孩走后不到一年,这种以灵芝为名的名噪一时的所谓特效药,便从社会信息传播途径中全面消失了。邻座的人说,父亲生病后一向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不肯吃药花冤枉钱,也不知为什么,大概是广告做得太诱惑人了,突然同意试试这种药。他花了几万元买回来的药,还没吃完,父亲就走了。其实,他明白那药是假的,可是父亲都病成那个样子了,做儿子的还能做什么哩!听话声十分深情,但从面容上看十分平静,就像长在几里外的大樟树,风暴来袭,也吹不动一片叶子。
    乡村的大樟树是一种活生生的哲理。在远处遥望樟树的人,内心比每天都能享受樟树荫蔽的人还要丰富。明白真相的时候,倒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格外无助;
    之后来家带孩子的第二个女孩,心地十分善良,女儿和妻子十分满意,过年时,还专门开车送她到离家最近的小路口。说好,过完年她就回来,并且将回程的车票钱都给了她。女孩穿着妻子送给她的那件红色呢绒大衣,在冬日的原野上一路走走停停。我们一直等她到正月底,仍没有任何音讯。难得全家都很满意的女孩不辞而别,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于是我们决定,不再找小保姆了,家务事早前就请了钟点工来做,孩子则由自己来带。这样过了半年之后才听说,女孩非常想再来,却没有钱搭车,连同我们给的返程车票钱,她都给了母亲,一半用作长期卧病不起的父亲的医疗费,一半用作年后弟弟上学时的报名费。得到消息的时候,女孩已再次来到武汉,跟着同村的人一起在离我们家不远的长江二桥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做零工。
    几年之后,妻子还在提起这个女孩,想不通长江二桥离家如此近,她到武汉后,即便不来打个招呼,怎么就不肯来个电话呢?或许,是那张返程车票梗在中间,成了打不通的大岭关山。女孩一定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拿了车票钱,人却不来。
    其实,真正惭愧的是我们,是我们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过得久了,用以体察周围的智慧锈蚀了。
    灵魂出现在我们身边,并非总是伴随命运的起承转合。有时候,它宁可成为一张车票,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借灵芝之名的药。

【问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写“我”一见到第一个做保姆的女孩时,就向她打探大樟树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大樟树具有非常深厚的情感。
    B.文章写“我”费尽心机将披露“治癌假药”的文章放在她房间,女孩却仍然催促“我们”去买药,以此暗示女孩单纯幼稚。
    C.文章插入“我”在咖啡馆听到男子明知假药却仍然花几万元把药买回来给父亲吃的故事,有力地映衬第一个保姆的行为。
    D.文章开头写“灵魂开始出没”,结尾又说“灵魂出现在我们身边”,首尾呼应,读完全文,我们发现作者时时在剖析“灵魂”。
    5.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大樟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6.文章通过叙述两个小保姆的故事,抒写作者的多种情感,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B
    【解析】B项,“暗示女孩单纯幼稚”错,作者是在提醒女孩不要上当,食道癌是无法治愈的,表达的是作者对女孩的关心,同时也说明了女孩对治疗父亲的病的急切心情。
    5.(6分)①情节上,引出第一个小保姆的故事,因为第一个小保姆来自大樟树村。
    ②结构上,引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也为下文作者对自我灵魂的剖析作铺垫。
    ③人物形象上,烘托人物善良、朴实、坚韧的品质。
    ④主旨上,是作者抒发情感,阐发议论的寄托物,如“就像长在几里外的大樟树,风暴来袭,也吹不动一片叶子”等语句,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
    6.(6分)①对儿女们孝敬父母、敬爱父母的讴歌之情。第一个女孩出来挣钱是给自己患食道癌父亲买药治病,即使是假药也在所不惜;第二个女孩连同车票钱都给了母亲。
    ②对两位女孩朴实、善良、坚韧品质的颂赞之情。两个女孩为给父亲治病,不怕劳累外出当保姆,到工地打零工,可见善良、坚韧;第一个女孩,表示只做半年,当真只做半年;第二个女孩,因返程车票钱给了家人,而“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可见朴实。
    ③对不能体察和体谅贫穷者处境的自责之情。第二个女孩因为家庭困难而没有钱返回时,我们不理解和妻子“抱怨”,写出了在衣食无忧中无法理解贫穷者的自责。
    ④对弱者的怜惜之情。作者对第一个女孩为父亲治病甘愿上当感到“心酸”,对第二个女孩不辞而别及不来电话原因的猜想与反思。(答对三点给6分,其中每一点前半概括为1分,后半结合原文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
  • 下一篇:牛津大学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 【推荐文章】

  • 对一朵花微笑

    【原文】 对一朵花微笑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

  • 滥竿充数

    【原文】 滥竿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

  • 西江月

    【原文】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西风胡杨

    【原文】 西风胡杨 潘岳 胡杨,生在西域。在那里,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曾经英雄逐霸...

  • 即日

    【原文】 即日 李商隐①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②...

  • 画堂春

    【原文】 画堂春 宋 张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①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

  • 【最新文章】

  • 牛津大学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
  • 两位小保姆的故事
  • ①我们现在骑的自行车较为笨重,一般重达10千
  • ①一座叫赫德莱堡的小镇,这个镇里的人向来以
  • [甲]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
  • ①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
  •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
  • ①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
  •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
  •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6.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
  • 5.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作品和人
  • (3)汶川地震灾区三年重建任务圆满完成,如
  • 4.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