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材料一:美国学者理查德·利汉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

发布时间:2024年9月11日  更新时间:2024年9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5704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美国学者理查德·利汉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并不只有“通过城市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才能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除了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城市,研究城市,不是纯粹的研究城市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
    文学中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诸如抗战中的重庆与昆明,具体而微的成都杜南草堂。
    城市文学研究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只有斑驳的百姓家,只有来去匆匆的燕子,还不够,还必须把“旧时王谢”的历史记忆带进来,这个画面才完整,才有意义,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那些诸多解读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却可能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
    (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有删改)
    材料二:
    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在这个意义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
    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
    (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

【问题】
    1.下列各项中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北京”因混合了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城市历史,而让人理解并接受。
    B.文学中的城市研究,是在传统的文学史的叙述中,把握城市形态与精神。
    C.研究者通过记忆与想象,阐释城市的前世今生,延续着其内在的灵魂。
    D.当代青年作家把自身城市经验融入作品,是出于对乡土文明传统的反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杜甫寓居草堂时期创作诗歌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于成都城市的认知。
    B.城市文学研究受制于内在规则、缺乏对等经验,由此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
    C.相关文学作品中塑型的城市经验形态,是城市学研究和评论所不能忽略的。
    D.珠海渔女的爱情故事传说,作为解读珠海城市历史的素材,研究者应珍视。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公园的数量和面积来研究深圳城市发展的规律。
    B.利用长沙黄金周旅游消费数据来研究城市与人的关系。
    C.综合旧上海历史与《子夜》中的文学叙述进行城市研究。
    D.研究“边城”时融入沈从文的小说中的相关文学描述与想象。
    4.材料二中作者对城市文学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做出了论断,请简析其论证思路。(4分)
    5.有人认为城市与文学是彼此割裂独立的,请结合材料提供理由来反驳这一观点。(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综合能力。
    【试题分析】A项由原文“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可知选项因果关系错误。B项由原文“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可知“在传统的文学史的叙述中”错误。C项结合“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可知其正确。D项结合“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可知“是出于对乡土文明传统的反叛”错误。
    2.【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依据文章内容合理推理、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试题分析】B项结合“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可知选项“由此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表述过于绝对。
    3.【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试题分析】结合“研究城市,不是纯粹的研究城市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城市文学研究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
    A项和B项属于对城市的地理、经济方面的研究,不属于材料一主要表达的观点。D项《边城》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不属于城市,可知其不能支撑材料。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论证思路的理解。
    【答案】提出问题:究竟归属文学学科还是城市学学科。
    分析问题:因受内部规则的制约及缺乏对等经验,难以归入文学学科。
    得出结论:分析因其视野的阔大以及与时代历史精神之间的联系,得出将其列入城市学的子题的结论。(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本的整理把握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答案】文学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
    文学为城市研究与阐释提供了独特的角度与方法,使得城市真正“活起来”。
    城市为文学提供了有别于乡土文明传统的独特的城市经验。
    因此城市与文学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共生关系,而非割裂独立。(答出一点2分,共6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耸人听闻,而是有着翔实
  • 下一篇:文本一 蘑菇圈(节选) 文本二 文学的叙写抒发与想象(上)
  • 【推荐文章】

  • 赤壁

    【原文】 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

  •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

    【原文】 水龙吟 问春何苦匆匆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

  •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原文】 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 宋 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

  •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原文】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宋】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

  • 大青衣林青霞

    【原文】 大青衣林青霞 李宗陶 西皮流水,有板无眼,袅袅娜娜走出个青衫凤眼的女子。...

  • 水调歌头·听说古时月

    【原文】 水调歌头 听说古时月 汪莘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

  • 【最新文章】

  • 文本一 蘑菇圈(节选) 文本二 文学的叙写抒
  • 材料一:美国学者理查德·利汉在其所著的《文
  •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耸人
  • 魂魄犹在江山图
  • 桥跨黄金城——记布拉格
  • 美国学者Richard Lehan在其所著《文学中的城
  • 院子里,上官吕氏忍着割肉般的痛楚,从怀里摸
  • 吃西瓜
  • 汉字危机
  • 我们小时候可能都做过这样的梦:全中国如果每
  • 最近20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是华语文学
  • 秦帝国的建立是法家学说在实践上的成功。比较
  • 赤壁
  • 隐太子①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徵见太宗
  • 好一朵木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