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唐花瓷地雷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9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9日
作者:江岸  文章ID:86209  浏览:

【原文】
    唐花瓷地雷
    江岸
    爷爷九十高龄了,耳不聋,眼不花,但不时犯糊涂。说来也怪,央视播出“鉴宝”节目的时候,他总能清醒一会儿,陪我们一起津津有味地看。每当藏友的瓷器被专家认可,估出天价,爷爷就摇摇头,指一指屏幕,嚷嚷,就这?就这?
    爷爷是大别山区黄泥湾人。抗日战争时期,他因为饥俄流落到冀中平原,参加了游击队。
    怎么了,爷爷?我问。我是爷爷最小的孙子,爷爷最疼我。
    我们过去埋的,都比这个好。爷爷说。
    你还埋过瓷器?埋在哪里?我迫不及待地追问。说实话,爷爷后来虽然官居厅级,却廉洁奉公,没有给我们积攒下任何家产。如果他能够提供个线索,让我挖出一两件宝贝,也算他没有白疼我。
    爷爷不理我。再问爷爷,他糊涂了,仰靠在沙发上呼呼睡去。
    我只好问爸爸。爸爸摇摇头说,咱们祖上一贫如洗,哪有宝贝往地里埋?
    再看“鉴宝”节目的时候,我就长个心眼。到了鉴别瓷器的环节,我趁爷爷清醒,赶紧问,爷爷,这个比你埋的好吧?
    爷爷不屑一顾地说,天壤之别。
    那你后来挖回来了没有?
    挖什么挖,都炸了。
    怎么会炸了呢?
    炸日本鬼子。
    再问,爷爷又迷糊了。
    我只好又问爸爸。爸爸说,你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游击队爆破组的,专门埋地雷对付日本鬼子。
    又到了“鉴定”节目时间,我早早坐到爷爷身边。
    爷爷,你不是埋地雷的嘛,怎么埋瓷器呢?
    我们自己做地雷,铁罐不够用,我们就用瓦罐、砂罐,后来就用瓷罐。
    什么样儿的瓷罐,青花瓷的吗?我问。
    爷爷闭上眼睛,呼呼睡着了。
    我长叹一声。不管是什么瓷,用来做地雷,都是暴珍天物。为什么不少做一个地雷,留个空罐子呢?
    “鉴宝”节目开始了。我单刀直入,问爷爷,你们埋的是什么瓷罐,青花瓷吗?
    爷爷点点头,说,有青花瓷,很多种瓷器。我也不懂,东家说是什么钧瓷、汝瓷,最名贵的是那件唐花瓷……
    什么是唐花瓷?我急忙问。
    爷爷不说话了,不该迷糊的时候老迷糊。
    问爸爸,爸爸也不明白。
    我打开电脑,去百度搜寻。原来,唐花瓷产于河南省鲁山县梁洼镇段店村,隋晚期始烧,唐初期烧成,以后断烧至今。唐花瓷是钧瓷的源祖,不少学者及其著述中都把唐花瓷称之为“唐钧”。
    我的神啊,上帝以及老天爷啊,怎么能用唐花瓷做地雷呢?我感叹。
    “鉴宝”节目准时开播。
    爷爷,你还记得唐花瓷什么样子吗?我问。
    怎么不记得?看起来没有青花瓷清爽,黑不黑黄不黄的底子,有的地方白有的地方蓝,颜色杂一些。
    爷爷说得太对了,网上说,唐花瓷为一种黑地、乳蓝白斑的瓷器,我还专门搜出图片看了。
    爷爷,你知道吗?唐花瓷非常贵重,非常珍稀。
    难怪,别的东家都舍得,就是抱着件唐花瓷不丢手,后来,一咬牙一跺脚,说,为了抗日,拿去吧。……说着说着,爷爷头一歪,迷糊了。
    我和爷爷又相聚在“鉴宝”节目开播妁时段。
    爷爷,你确信那个唐花瓷地雷爆炸了吗?
    爷爷眨巴眨巴眼睛,困惑地说,我还真不清楚。
    你们当时埋在哪里了?
    埋在……爷爷忽然警惕了,狐疑地问,你问这个干什么?
    要是能刨出来,值老鼻子钱了。
    刨你娘个头!爷爷凶凶地骂一句,一巴掌扇在我的脑袋瓜子上。再问他,他又迷糊了,摇都摇不醒。
    (载于《小说界》)

【问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2段插叙了爷爷的主要生平事迹,这样安排的目的既是为塑造爷爷这一人物形象服务,也是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和蓄势。
    B.不时犯糊涂的爷爷在“鉴宝”节目播出时,总能清醒一会和“我”交流一下,这情节表明他喜欢这个节目且对瓷器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鉴赏力。
    C.小说还运用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如从爸爸的讲述中得知,爷爷以前做过长工,后参加游击队,成了爆破组一员,执行埋雷任务。
    D.随着唐花瓷神秘面纱的揭开,祖孙二人对那价格不菲的唐花瓷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两代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值得人深思。
    5.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描写爷爷犯迷糊和装糊涂,合情理吗?小说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4.(3分)B.(“对瓷器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鉴赏力”,分析有误,是无中生有。)
    5.(5分)第一问:明线是围绕“鉴宝“节目,祖孙二人为瓷器的下落而引发的矛盾;暗线是爷爷参加游击队进行抗日斗争的活动。(2分)第二问:明暗两条线索交织,将时代背景穿插其中,拓展了小说的时空环境,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3分,答对三点即可)
    6.(6分)第一问:爷爷九十高龄,不时犯糊涂,这合乎情理;在“我”追问瓷器下落时,爷爷不犯糊涂却装糊涂也合情理,因为爷爷坚守着他的原则。(3分)第二问:小说的开头,如“不时犯糊涂”,设置悬念;小说的中间,如“什么样儿的瓷罐,青花瓷的吗?我问。爷爷闭上眼睛,呼呼睡着了”,层层设悬,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小说的结尾,如“爷爷凶凶地骂一句……摇都摇不醒”,照应开头,解开悬念。(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中华武术讲究术道并重
  • 下一篇:材料一:当前,全球能源正在进衧第三次转型。此前,第一次是媒炭
  • 【推荐文章】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 断桥

    【原文】 断桥 蒋寒 接连两场暴雨,上百年的古桥,被山洪毁了。 洪水将山寨与外界天...

  • 流沙岁月

    【原文】 流沙岁月 一群河件在一只老河坪的带领下,在清亮的河水中,欢快地散步。那是...

  • 骤雨

    【原文】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

  • 雪晚归船

    【原文】 雪晚归船 俞平伯 ①日来北京骤冷,谈谈雪罢。怪腻人的,不知怎么总说起江南...

  • 夏意

    【原文】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当前,全球能源正在进衧第三次转型。
  • 唐花瓷地雷
  • 中华武术讲究术道并重
  • 围绕“我们爱语文”这个主题,学校开展了“读
  • (1)在阅读施耐庵创作的以男人为主线的《水
  • ⑤诗人常常移情于物,将客观事物人格化,以抒
  •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
  • 唐雎不辱使命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没有发芽的种子
  •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 5.今年,苏州某网站随机抽取了540名中小学生
  • (2)《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的教授提出取
  • 千万别小瞧了猫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