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康熙元年,迁水师提督。二十年,郑锦
作者:未知 文章ID:86278 浏览:
【原文】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康熙元年,迁水师提督。二十年,郑锦死,子克塽幼,诸将刘国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谕相机进取。琅至军,疏言:“贼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给事中孙蕙疏言宜缓征台湾。七月,彗星见,户部尚书梁清标复以为言,诏暂缓进剿。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足破灭海贼。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诏从之。
二十二年六月,国轩踞澎湖,环二十余里为壁垒。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矢伤目,血溢于帕。旋以百船分列东西,遣总兵陈蟒、魏明率兵东指鸡笼峪,西指牛心湾,分贼势。琅自督五十六船分八队,以八十船继后,扬帆直进,取澎湖,国轩遁归台湾。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台湾平,自海道报捷。上旌琅功,曰:“朕特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复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琅疏辞侯封,乞得如内大臣例赐花翎,部议谓非例,上命毋辞,并如其请赐花翎。
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人、弃其地者,琅疏言:“明季设澎水标于金门,出汛至澎湖而止。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然其时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不下万人。及崇祯元年,芝龙就抚,借与红毛为互市之所。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且此地原为红毛所占,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盖筹天下形势,必期万全,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琅又疏请克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与刘国轩、冯锡范及明裔朱桓等俱诣京师,诏授克塽公衔,国轩、锡范伯衔,俱隶上三旗,余职官及桓等于近省安插垦荒。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
三十五年,卒于官,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傅,赐祭葬,谥襄壮。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问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B.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C.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D.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翎,是清代的一种冠饰,多为皇室贵族和高级官员佩戴,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用。
B.互市是中国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边境贸易的通称。隋唐以后,各王朝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C.旗,指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辖。
D.太子少傅,官名,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为“三公九卿”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施琅精于谋略,长于用兵。面对台湾守军的严防死守,施琅联络旧部作内应;澎湖之战中,精心谋划,排兵布阵,大获全胜。
B.施琅骁勇善战,厥功甚伟。攻台过程中,施琅被流箭射中眼睛,也毫不退缩;平定台湾,终于使之回归祖国,得以加官晋爵。
C.施琅坚持己见,力排众议。面对台湾需要缓征的不同声音,施琅据理力争,坚持攻台;面对台湾弃留的争论,他准确分析形势,说服朝廷驻守台湾。
D.施琅深明大义,尽忠为国。平定台湾之后,他将国家大义置于私仇之上,释放郑克塽,并劝其投诚,为其请封;他多次进言,设立台湾官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
(2)朕特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
14.施琅统一台湾后,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针对台湾的弃留之争。施琅主张守而不弃的理由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0.C
11.B
12.D
13.(1)请求催促地方筹备粮食军饷,只要遇到便利天气就可进军,并请求调度陆军官兵协助围剿。
(2)我特意提拔重用你,是因为你能不辜负使命,把盘踞台湾六十余年的贼寇,一举消灭。
14.①战略位置重要;②防止外来侵略;③维护国家统一;④迁民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