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责任与担当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6日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6381  浏览: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黄河
    ②郑和下西洋
    ③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个短语与诗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责任与担当
    责任,责任是什么?是我们的负担。正是由于我们大都是在错过之后才知道后悔的,所以我们的责任才会越来越重。
    只要人一出生,各种责任就伴随他而来。赡养父母的责任、善待自己的责任、关心他人的责任、保护弱小的责任、将来建设祖国的责任等等,不可胜数。那么现在责任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大街上随处可见被抛弃的责任。有的人只顾自己获利,丝尽不关心他人。他们渐渐对关心他人这项责任产生厌恶之心。他们想抛弃这份责任,以谋求更多的利益。于是社会上产生一批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抢走别人的血汗钱;坑骗善良的人们;造假药完全不顾他人死活。他们的精神没有了责任的保护,渐渐腐朽了,成了一台没有灵魂、只顾赚钱的可悲机器。
    有的人更可恶,连最基本的赡养父母的责任也不要了。父母在他们的眼里是金钱,是遗产。他们当父母无钱时把父母扫地出门,有钱时再接进荚冬为的是要钱更方便。这种人连父母也不爱,还能指看他担负起责任?他们在社会上也不会被人真正尊重,也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作。他们已完全丧尽知己。
    如此看来,责任的生存状况确实有些不妙。但缺少责任的人是值得怜悯的,他们不承担责任,他们也不会有权利,在社会上也难以立足。造假的人假如自己也误用了假东西,自己会怎么想?不赡养父母的人假如到了老年子女也把他们扫地出门,他们会怎么样?丛飞承担起了关心他人的责任,始终资助贫困学生,他赢得了众人的赞美与尊敬,他当之无愧,他有权利这样。
    责任是一个国荚冬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与保障,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秘诀。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可耻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国荚冬没有任何前途。从我做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需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审题。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短语与诗句中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在写作时需要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①中“黄河”,可以从自然的母亲之河,生命的源泉;中华历史文化的象征;黄河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入手。②中“郑和下西洋”,可以从学科技术的发展,造船事业的发展,加强国际沟通与交流,善于吸收国外的精华等方面分析。如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一路一带”。③句“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结合中华的复兴,中国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有爱国意识等分析。④句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强调爱国、舍小家为大家等。⑤句主要讲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关心国家大事,负起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等。⑥句主要讲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参考立意: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等;发展综合国力需要“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每个人应该有爱国精神和责任意识;乐观面对生活等。
    点睛: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有诗词有随感,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作文题的材料要求为6个短语和古诗句,要求选择其中的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首先,需要理解材料的意思。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就这道作文题本身来讲,材料与生活紧密相连。综合这六句诗句的意思,选择意思相近的或有共同点的诗句立意。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发言稿,表达“00后”青年的认识和思考——江山代有才人出
  • 下一篇:给德国民众写一封公开信,内容是“展现民族风采,增进理解包容”
  •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

  • 【最新文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社会责任重拾精英的荣耀
  • 厚积薄发
  • 学会创新
  • 我的时间
  • 人不独以群分
  • 奏响生命的壮歌
  • 活出生命的不朽
  • 网红就学李子柒
  • 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 良知的叩问
  • 世界在于“我”
  • 以体魄强魂魄(发言稿)
  •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发言稿)
  •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