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多景楼
作者:陈亮 文章ID:86872 浏览:
【原文】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南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②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③!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春天,词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期间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②王谢:此代东晋上层人士,喻指今之掌权者。③强对:此指强敌。
【问题】
14.对本作品分析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阕中“今古”暗示此词是借古论今,“鬼设神施”三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自豪。
B.上阕“一水横陈”三句,指出京口地形非常险要,是争雄的好据点,对南宋有利,应该固守长江天险。
C.下阕“因笑”三句,承上阕结尾批判六朝统治者为保住少数人私利,无心北伐,顺势而下,使上下阕浑然一体。
D.下阕用“腥膻”代指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管不到”暗含对对国家衰微的哀叹。
E.下阕“小儿破贼”二句,呼应开头“今古几人曾会”的“此意”,意即有利之形势已成,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
15.本词内涵丰富,请概括分析下阕所蕴含的思想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4、(3分)C、E(A错在“自豪”;B错在“固守”,当为“北上争雄,收复失地”;D错在“国家衰微”,当为“统治者苟安的批判”。)
15、(1)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空发议论(空谈)却无北伐(收复)行动的讽刺。“因笑”三句用新亭对泣故事,“王谢诸人”借代南宋统治集团,尖刻辛辣讽刺了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收复神州的实际行动。(2)表现了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恢复(收复失地)的批判。“凭却”三句批判了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3)抒发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正好”三句用祖逖统兵北伐,中流击楫的典故。抒发了作者凭借有利的江山形势,中流击水,收复中原的胸襟气度。(4)抒发破敌取胜的豪情(收复失地的必胜信念)。“小儿”二句,作者认为完全应该如谢安一样,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表现了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能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情感1分,分析1分)
【全词大意】
居高楼上四处眺望,深感如此地势的情意,古今有几个人曾经领会?长江天险象鬼神设施,竟被糊里糊涂地看作,划分南北的天然疆界。一条江水横奔纵陈,峥嵘的山岗环绕三面,都做出争夺雄奇、进取中原的姿势。六朝统治者干了些什么事?只依靠天然的险阻作为一时苟安的自私之计。
可笑东晋的权贵王导、谢安众人,居然登上高楼眺望边远,也装模作样学爱国的英雄洒泪挥涕。凭借着这有利的江山,却不去收复黄河、洛水一带地区,让敌人血腥蹂躏得无边无际。当前形势很好,正该北进长驱,不必再回头反顾,应该效法祖逖中流击楫发誓,谢玄在淝水大破秦贼,胜利的局势已经形成,用不着再问强敌是否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