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卖羊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日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3日
作者:相裕亭  文章ID:86969  浏览:

【原文】
    卖羊
    相裕亭
    六叔集上卖羊回来,天都快黑了。小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六叔走在街上,不时听到“呱嗒呱嗒”的风箱响,就知道,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再看看沿街的人家,老老少少都围在桌边了。六叔没想到天黑得这么快!
    本来,卖过羊,接过钱,就没有六叔的事了。可他递交羊绳时,那只没有上绳的小羊羔,怎么也不肯跟那戴鸭舌帽的买羊人走。
    六叔把兜里喂剩下的几粒豆子,交给“鸭舌帽”,教他把豆子放在掌心,蹲在老羊身边,慢慢地张开手,那羊羔就过来了。可“鸭舌帽”按六叔说的做了,那羊羔就是不去吃他手中的豆子。
    “鸭舌帽”身后藏着绳子,他想把那羊羔捆扎起来,放在车上推着,省得集上人多跑丢了。
    六叔不忍心他那样做,六叔说:“不用捆,你牵着老羊前面走,它自然就跟着跑了。”
    “鸭舌帽”试着拽老羊前头走,可那羊羔却围着六叔“咩咩”叫着打转转。
    六叔说:“这小东西成精了!”
    “鸭舌帽”说:“你把它抱住递给我。”
    六叔知道他要捆扎它。
    六叔说:“这样吧,我给你牵着送送。”六叔说,反正他也没有什么事情,帮送出集外。
    “鸭舌帽”似乎有些不大放心,含含糊糊地说:“……那也行。”
    递交羊绳时,“鸭舌帽”问六叔:“哪庄的?”
    六叔说:“下家套的。”
    “下家套的?姓什么?”
    六叔有些恼!六叔说:“跑不了。要不,我把钱再给你!”
    “鸭舌帽”笑,说:“我不是那个意思。”
    六叔说:“要不是急着用钱,我还不卖哩!”
    “鸭舌帽”一脸坏笑地看着那羊,说:“那是,那是。”
    后来,六叔帮送到集外后,又送了好远,直到人家说:“前面就到了!”他这才把羊绳交给“鸭舌帽”。也就在这同时,六叔帮人揽住小羊,“鸭舌帽”上来就把它捆扎上了。六叔从“鸭舌帽”捆扎小羊的狠劲上看,那人是个“小刀手”。当下,六叔就想到,那两只羊,只怕是连明天都活不过去了!往回走的路上,六叔的心里酸酸的。直到晚上走进家门,他满脑子里还是“鸭舌帽”咬着牙根,捆扎小羊的凶杀样儿!进门,女人问他:“卖了?”
    六叔没有吱声。
    “卖了多少钱?”
    六叔不声不响地从怀里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女人接过钱,凑在灯前的亮光里,蘸着口水,先又点出四块七,说是还街口二华家小店的酱油、味精钱;又点出八块,后天好去下家沟顺他三姨家喝喜酒;还剩下三十二块三,女人一连点了六遍,说:“这个钱,不能乱动了,全留给小顺子住校用。”
    小顺子读初三了,吃住在山左口联中,每个星期都要花十几块钱。女人把留给小顺子读书的钱,用一块旧布条包好,放进床头的小包袱里,就来打听那羊的下落。女人问:“那羊,卖给什么人了?”
    六叔不吱声。
    女人又问一遍:“卖给谁了?”
    六叔一时心焦,猛不丁地冒出一句:“谁出钱多,我卖给谁了。”随后,六叔把脸别在一旁,不搭理女人了。女人猜到,他一准是把那羊卖给“小刀手”了。早晨出门时,女人还交待过,让他千万别卖给“小刀手”。可他,还是卖给“小刀手”了。
    女人轻叹一声,说:“哎!可怜那小羊,还没吃过开春的嫩青草!”
    女人说着,随即抬起衣袖,抹起泪水。

【问题】
    ⑴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刀手“鸭舌帽”对待羊羔的凶样让六叔不寒而栗,也与六叔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望而知,此类凶残暴虐之人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
    B.六叔夫妇十分怜惜自己饲养的羊和羊羔,但儿子上学的需求、柴米油盐的支出、礼尚往来的人情,让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窘迫。
    C.卖与不卖是一个让六叔无比纠结的问题,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让读者也深陷于这种纠结中,也不断地为人物的命运而担忧。
    D.“抬起衣袖,抹起泪水”,极富生活化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人”为可预见命运的羊羔而伤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境,作者惜墨如金,颇有写意之神韵。
    E.虽然作者在语言上并不浓墨重彩,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当运用,使小说的语言含蓄隽永、典雅洗练。
    ⑵小说的开头划线段落很有特色,说说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6分)
    ⑶文中的六叔有何形象特点?“卖羊”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6分)
    ⑷有人说,《卖羊》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山羊兹拉特》一样,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悟。(8分)

【参考答案】
    ⑴B项3分,D项2分,A项1分。
    本题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对小说内容、行文特点的理解与分析。A项“必定也是唯利是图的奸商”文中无依据,C项“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错,情节也没有“一波三折”,E项小说语言平实,没有典雅之韵。
    ⑵①环境描写。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交代故事背景。②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卖羊事件的叙述。③烘托人物。利用安静、即将入夜的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伤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环境描写的艺术效果类试题,小说中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服务。所以考生要结合环境描写分析其艺术效果:①环境描写。突出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交代故事背景。②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卖羊事件的叙述。③烘托人物。利用安静、即将入夜的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伤感。
    ⑶第一问:淳朴、善良的农民。(2分)
    第二问:①不愿卖羊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②卖了羊却又为羊的命运牵肠挂肚。(每点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人物形象题是小说中必考的一道重点题型,所以考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人物语言、动作、行为、事件等准确定位人物的性格特征。注意作答本题的时候要有理有据的进行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根据对小说情节的了解,可以将六叔的人物性格概括为:一、淳朴、善良的农民。二、①不愿卖羊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②卖了羊却又为羊的命运牵肠挂肚。
    ⑷《卖羊》通过对六叔卖羊前后的行为和心理表现(文本1分),展现了农民对牲畜的依赖和怜爱,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善良人性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担忧(主旨3分)。
    联系现实示例:1.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2.社会中仍有相当多的人为一己之私或一己之快,漠视生命、肆意捕杀动物。(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小说的深层意蕴。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准确把握小说的情感主旨和作家的创作意图,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对文本进行在创造的理解和分析。这是一道关于小说主题的探究题。答案并不唯一,但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要做到有理有据。一般的答题模式是:《卖羊》通过对六叔卖羊前后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展现了农民对牲畜的依赖和怜爱,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善良人性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担忧。联系现实示例:1.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2.社会中仍有相当多的人为一己之私或一己之快,漠视生命、肆意捕杀动物。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听筝
  • 下一篇:罗中立: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