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之随想曲
作者:陈忠实 文章ID:87217 浏览:
【原文】
夜之随想曲
陈忠实
我陪他坐在小河边。
新月初上,沙滩上洒着一层迷蒙的月光。一条条柔软的柳枝从头顶上垂吊下来,悠悠摆动,拂抚着我和他的脸。
“空气多好啊!”他用手撩着水,撩起的水珠落进河水里,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般的声音。“在享受清新的空气财富方面,乡下人比城里人富有得多了!”
我很自豪。我生活在乡下,总愿意听到别人赞美乡村,尤其是城里人对乡村的赞誉之辞。
“唉!”他感叹着,遗憾地摇摇花白的头,“我那小孙女,长到八岁了,没有见过河水,没有摸过沙子。每到星期日,总要我领他去公园,那些假山假湖,她一进去,就没命地跑啊蹦啊!我看着真难受!被人踏得光溜溜的假山,沤得发黑的一潭臭水……哪有这大自然的河水的美景呢?我的孙女要是到这沙滩里来,该乐死了哩!”
“那你把孙女领来呀!让孩子在乡下玩玩多好!”我热烈地邀请。
“我前日来时,孙女就要跟我来,我也想带她。”他说,“她奶奶给整好了衣服,她妈妈给装好了吃食,奶粉、白糖、蛋糕、巧克力,嗬呀,装下一大包,真够我背的。结果呢?我引着孙女要下楼了,她妈妈突然说,要是孩子病了可怎么办?乡村人没有讲卫生习惯,孩子是很难适应的。我下乡来头一个星期,就闹肚子,我也就……”
我嗯了一声,相邀的热情顿然冷却了。
“孩子抵抗力差呀!”他解释说。
我点点头,这是对的。
“城里的孩子真可怜!”他敲着膝头,叹惋的口气,“吃不上任何新鲜的东西。奶粉加工过了!苹果是糠①的!西红柿是催熟的!连面粉也是囤积了多年的小麦磨下的陈货!我在房东家里,看见女当家每天早晚给孙子挤羊奶,多新鲜!西红柿从地里摘下来就吃,维生素一点也不损失……我的那个小孙女,真可怜!啥好东西也吃不上……”
我想点头搭讪一下,脖颈竟然不听支配,只好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我和他住在一个叫做前庄的村子里,搞农村调研,他是组长,我是组员。半个多月的相处,我大体得知,他是地区的一位中层领导干部,下乡“抓点”来了。我有幸陪他住在前村,原是以为荣幸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直接接触的最大的一位领导。我每月的工资,只抵得他的工资的零头的一半。
我有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农民老婆。我从来不敢用那一点可怜的工资去心疼孩子。我想尽一切可能节约的途径省下每一块钱,再到渭北的富裕地区去买苞谷。我们队里的粮食总是欠缺,我能保证一家老少填饱肚子,就自以为是最大心疼了。
他——我的组长,现在在美妙的夏夜的大自然的怀抱里,为他的小孙女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不能尝新鲜水果,不能喝到鲜奶而深深惋惜。
大约看着我无端地沉默起来,他笑着说:“你能在农村工作,太好了!我就喜欢农村,所以这次下乡,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城里没什么好留恋的。你可记住我的话,甭往城里钻!”
我点点头,笑笑,说:“我就算想进城,也钻不进去。我是一个小技术员,到城里没工作干呀!再说,我那点工资,在乡下还能凑合,到城里可就没法……”
“你工作几年了?”他关心地问。
“我六○年从省水利学校毕业,现在工作整整十五年了,工资一次也没长过。”我流露出某些怨气
“工资是低些。”他安慰我说,但随之就对我进行教育了,“我参加革命时,没有工资,照样拼命干!干革命不能讲价钱!”
我的意识里强烈地拒绝接受这样冠冕堂皇的教育。我多少知道,他早在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有保姆料理家务了。他已经不需要向谁再讲价钱。他不满足的,仅仅是孙子看不见大自然的真山和真水,呼吸不上乡下新鲜的空气,尝不到从树棵上刚摘下的带着露珠的苹果!
“空气多好啊!”他站起来。
“空气……是好啊!”我也站起来。
“我的小孙女要是跟着我,该多好!”
“你带一个保健医生来……”
“我的资格不够哟!”他哈哈一笑。
我想说点什么迎合她,然而终于没有说。我的心头掠过一阵悲凉,他一边抱怨自己亲爱的小孙女吃不上新鲜水果和牛奶,却一边教导根本连糠了的苹果也吃不到嘴的孩子的爸爸——我,要艰苦奋斗,继承传统……
“我一定要说服小孙女的奶奶和妈妈,带她到乡下来,看看真山真水,呼吸新鲜空气。”他在夏夜温适的空气中沉吟着,终于下了决心,而不再考虑卫生条件了。
“你把时间选择得稍晚一点,”我提示这位城里人说,“那时候,前村大队果园里的苹果就要成熟了,很新鲜……”
“这倒对!”他高兴地点点头,居然把我的话当真了……(有删改)
1985.1.12于西安东郊
【注】①糠,方言,指果蔬失去了水分。
【问题】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听到组长夺赞乡下人在“享受清新的空气财富”方面比城里人富有时,“我”感到“很自豪”。这里的“自豪”其实是反语。
B.组长的儿媳已经给女儿装好下乡时的吃食,临行时却又担心乡下的卫生条件对女儿健康不利,主要表现了组长的儿媳对乡下的偏见。
C.组长抱怨城里的孩子只能吃糠苹果,却不知道“我”的孩子连糠苹果也吃不起,这既反映了当时城乡之间巨大的生活差异,也表现出组长工作不够扎实。
D.正如标题所示,本文情节跌宕起伏,但始终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中发展,如一支优美婉转的小夜曲。
5.第二自然段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这一段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6.“我”在与组长的交谈中,有丰富的心理变化。请结合全文分层慨括。(5分)
【参考答案】
4.C(A项“自豪”是“我”当时的真实心理感受,并非反语。B项儿媳的看法不完全是偏见。D项“情节跌宕起伏”“始终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中发展”与原文不符,“如一只优美婉转的小夜曲”也评价不当,“随想曲”与“小夜曲”是两种不同曲风,本文叙述平静、自然,更近似“随想曲”。)
5.(1)特点:新月迷蒙,柔柳低拂,营造出静谧、清新的氛围。(2分,“静谧、清新”1分,结合原文分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
(2)作用:扣题,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乡下月夜(环境方面);引出下文,为组长赞美乡下空气作铺垫(情节上);景中寓情,烘托出“我”有幸陪组长坐在小河边时的喜悦之情(人物)。(2分,每答出1点给1分)
6.(1)第一次听组长赞美乡下的自然条件时,充满自豪,满怀邀请组长孙女下乡玩的热情。
(2)听组长担心乡下卫生条件却又忧虑孙女不能像乡下人那样吃上新鲜东西时,“我”的热情冷却。
(3)“我”进而想到自己和组长的巨大差距,感到失落,心生怨气。
(4)组长对“我”进行“传统教育”并对“我”的埋怨毫不理解时,“我”感到悲凉。(答出1点给1
分,答出2点得3分,答出3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