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夜半歌声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月25日
作者:安谅  文章ID:87375  浏览:

【原文】
    夜半歌声
    安谅
    初春的子夜,依然寒冷砭骨。街头人车稀落。夜风,舔弄起了一张纸片,它时而半空中飘舞,时而匍匐在地面上,喘息着,抵抗着风的侵扰。
    明人刚为一部作品画上句号,一时无法入眠,就到街上溜达几圈,就看见一个佝偻着腰的老人,裹着老式的围巾和中山装,在街上踽踽行走。他走得很慢,像是在寻找或者等待什么。明人迎面走来,他停了步,弱弱地问了一句:“你见到那个街头艺人了吗?”明人正想着自己的心事,有点恍惚,下意识地摇了摇头,顾自走了。后面传来老人的一声深长的叹息。
    那一声叹息把明人的心神又抓了过去。他站住,回望,老人已转身蹒跚而去。明人迟疑着是不是要快步追去,因为他感到了老人不可名状的失落。
    他迟疑着,老人的苍老的背影渐行渐远。
    忽然,街头想起了一阵悦耳的声响。明人定了定神。循声望去,那盏路灯下,出现了一个人影。稍顷,一个男人低哑的歌声,在吉他的伴奏下,在夜晚的街头飘掠。
    与此同时,他瞥见那个苍老的背影也停滞了脚步,凝然不动,如树,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转身,蹒跚着回走。
    那边的歌声在冷寂的夜晚,显得苍凉深幽,甚至有一种悲壮。明人轻步走过去,他想,此刻街头卖场的,必是十分困苦落魄的艺人,他从口袋里摸到了一张十元纸币,准备赐予艺人。
    却是一个精壮的中年男人,正闭着眼投入地歌唱。手指在吉他的弦上熟稔地拨弄着。
    那位老人在马路对面又站住了。他仿佛在侧耳倾听,身子骨都在激动的颤栗。
    明人走近艺人,掏出纸币,塞入艺人冰凉的手心。艺人猛地睁开眼,五指伸开,毫不犹豫地推辞了。明人趨尬间,男子轻声耳语:“这位老年痴呆了,没法和我们交流了,每晚,只有我的歌声,能唤醒他,让他早早地回家。”
    明人惊讶了。他禁不住又瞥了老人一眼。他看见老人正注视着他们,像街头的一尊雕塑。
    男子又轻声说道:“他很孤独,神情整日暗淡,但只有听到我唱这首《春夜冷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
    男子继续说道。
    明人的心弦被拨动了,他想告诉他,刚才那老人还在记挂他,他不像是个痴呆者。这时,老人竟迈着难以想象的矫健的步伐,快步走来。他像一个阳光少年一样,向艺人,还有明人道了一声,你们好呀!
    他还老友似的拍了拍艺人的肩膀,说:“你唱得挺棒,彳艮到位,只是个别词没唱准。”说完,他竟亮开嗓子哼唱了起来。
    这回,艺人也吃惊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老人朗声笑了:“你不知道,这是我年轻时所作的最后一首歌,我以为没人会知道这首歌,没想到,这些日子,在街头天天听到了你的歌声……”
    “爸爸!”明人忽然听到一声呼唤。是艺人!他此时扶住了老人的臂膀说:“爸爸你是真正的艺术家!我们,回去吧……”
    老人的眸子闪亮,他似乎点了点头,面带微笑,与艺人相伴而去……

【问题】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以一张纸片的拟人化描写,烘托并渲染了夜风侵扰的具体场景,表现了初春子夜的寒冷和孤寂。
    B.老人的叹息透露内心不可名状的失落,明人的心被那叹息声抓住,但迟疑中他错失了老人,说明救人当及时。
    C.小说善于运用语言表现人物,如“听到我唱这首《春夜冷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表明儿子善解、善待父亲。
    D.熟悉的旋律、亲切的音符能唤醒痴呆老人灵魂深处的记忆,这正印证了歌声温暖生命、艺术点亮人生的道理。
    5.小说以“夜半歌声”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5分)
    6.小说最后两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B(“救人当及时”有误。)(3分)
    5.交代特定的时间和事件,为故事设置悬念(2分);成为父子之间联系的纽带,推动情节的发展(3分)。(共5分)
    6.①揭示人物关系,使故事更为感人(2分);②交代最后结局,突出人物的可贵品质(2分);③结尾出乎意料,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2分)。(共6分,答对一点得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自古代先民从事农业耕作开始,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蚀便一直困扰着人
  • 下一篇:材料一: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由陕西、山西、安
  • 【推荐文章】

  • 材料一: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

    【原文】 材料一: 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由陕西、山西、安徽、江苏、...

  • 水龙吟·过浯溪

    【原文】 水龙吟 过浯溪 张孝祥 平生只说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系。月华未吐,波光不动...

  • 风花

    【原文】 风花① 杨万里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着清明两日风。 风似病癫无藉在②,花如...

  • 品令·茶词

    【原文】 品令 茶词 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①。金渠②体净,只轮慢碾,...

  •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原文】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高启①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

  •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原文】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
  • 夜半歌声
  • 水龙吟·过浯溪
  • 自古代先民从事农业耕作开始,土壤退化和土壤
  • 鲥鱼
  • 舞台
  • 材料一 6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
  • 步入网络时代,“字库”的外延逐渐扩大,从专
  • 多年来,总是有人【】地强调时代的差异、文化
  • 风花
  • 两棵香椿树
  • 材料一 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相同质量的
  •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我国文
  •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上现存最古
  • 品令·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