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站立的稻子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月26日
作者:戴春兰  文章ID:87388  浏览:

【原文】
    站立的稻子
    戴春兰
    在远离故乡远离泥土的无数个梦里,我眼前平铺开海浪似的稻田,金黄的稻子沉甸甸地勾了头,我和母亲置身其间收割,弯腰,直立,再弯腰,再直立。热浪灼灼,我汗如雨下,祈求甘露降临,祈求无边的稻子能立刻倒伏下去,在大地上写满它短暂却曲折的人生……
    春水汩汩地亲吻下去,早已翻耙完毕的黑土地便稀软温驯了。一粒粒饱满光泽的稻粒被精心挑选,被均匀地播洒在向阳温暖的秧田上。稻种吮吸阳光雨露,肆意伸拳踢脚,一点点扎根下去,扯出青绿的细长叶子,不几天工夫就站立成绿意葱茏的秧苗,挨挨挤挤,迎风招展。
    三五成群的客家妇娘们带上小板凳,把秧苗连根拔起,拔得一握,用稻草一捆,就着田水荡涤两下,扔到田埂边。半大孩子踩着水踉踉跄跄,捡起秧苗放到畚箕里,挑到要莳禾的田边,任稀泥调皮地挠着脚心。偷空抓两只鱼虾,清脆的笑声立刻散落开来……
    水田里,两人扯着绳索量出一丈来宽,固定好两端后,分头往中间莳禾“打格子”。另外三五人各在“格子”里插秧,从左到右,行行整齐,个个规整,如同在镜面的田里写上秀气的小楷。手脚麻利的,一个人半天工夫就能莳完三四担田。眼力准的,甚至不用费力“打格子”,从田头莳到地尾,差不了几厘。
    就像久远的年代里从中原一路颠沛迁徙到闽西的客家先民一样,纤弱的禾苗也很快在新家安营扎寨,呼啦啦站成了亭亭玉立的客家妹子,眉间含笑。也就是从这时起,许多贪婪的眼睛盯上了嫩嫩的禾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螟虫……它们在不被人察觉的角落鬼鬼祟祟地生长繁殖,一瞅准机会就狞笑着铺天盖地而来,毫无抵抗力的稻子呻吟着倒伏下去,大片大片发黄枯死,往往一年的辛劳一夜间便成泡影。那些年头,乡邻们站在歉收的田垄上,原本就矮小的身子慢慢地佝偻下去,老树皮般龟裂粗糙的双手紧抱住花白的头,浑浊的眼泪从指缝间涌出……
    毫不夸张地说,稻子的成长史就是乡邻们和这些病毒害虫艰难卓绝斗争的历史。他们必须明察秋毫,把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他们必须熟知种种防治药方,虽大字不识,对药和水的配比却了如指掌;他们必须身体强壮,能头顶最热辣的太阳,能长时间弯腰弓背劳作直到日落西山,能背着几十斤重的药箱连打好几丘田;他们必须嗅觉迟钝,对刺鼻的农药味儿充塞不闻,熏得头晕脑胀了,也只躺上一觉便没事人儿一般……他们长年累月地站在田中,把自家也站立成一棵稻子,倾听稻子们拔节扬穗,感受稻子的喜怒病痛,让脚下的土地和着希冀在心上低翔。
    终于熬到青黄的稻穗渐渐饱满,渐渐勾头,生命之重让稻秆也黄透了稻衣。这样的五黄六月天,日头照在皮肤上,甚至能听到炒菜般咝啦咝啦的热辣声。左手抓稻右手握镰,镰刀“唰唰”地饱食稻秆,弯腰起身再弯腰,出汗擦汗再出汗。任汗滴淌落田间,任禾叶划开皮肤,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日头越大越要紧赶着快割快打呢!
    谷斗满了,妇娘们便拿了畚斗,把谷粒装到谷箩,挑到晒谷坪,倒进谷笪,用谷耙均匀地推开,保证它们晒干晒透,放进嘴里一咬,嘎噔响。
    把晒好的稻谷倒进风车漏斗里,瘪谷飘摇出来,扫成一堆,留等腊月,选出最好的一瓮酒抬到门前坪角,用砖围个圈,倒入瘪谷,压实,点火、在似明似灭的火光中,整个村庄都暗香浮动.这样潽成的米酒,水透莹润,顺滑浑厚,专用以款待馈赠贵客。
    不等米缸空,一斗斗地装出稻谷,用机器舂去谷糠,留下瓷白娇小的米粒,被蒸着煮着,与每个日子紧密相联。稀饭浓稠似牛奶,饭粒香黏莹如珠,填塞饥渴的胃囊。
    日忙夜忙的夏收秋收一结束,紧绷的肌肉“嗦啦”一声松弛下来,手掌红活圆实的客家妇娘装出几升糯米,或到堂屋石臼中捶打香糯的糍粑,或磨出米浆炸灯盏糕,哪怕换几斤米粉炒着吃,也能让家里的老少雀跃不已。
    糯米更招人喜欢是能酿成米酒。这种红热的浆液如影随形伴同客家人从亘古一路走来,满月周岁,结婚做寿,米酒记录着客家人所有的红白喜事。乡邻们围坐一起,菜肴只是寻常,米酒定要滚烫,边吃边聊,脸红话长,浓浓情意沿着眉间眼角的皱纹缓缓流淌。窗外布谷鸟嗎啾一声,醉红的脸庞转头一望,冬野裸露着黝黑的肌肤,参差的稻茬又冒出新绿,就像村里出生长大的那些丫头小子,最终也会踩进田里,汲取山川日月精华,不管走到哪儿,都能成为一棵站立的稻子。
    (摘编自《新锐散文》)

【问题】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处处写稻又处处写人,流露出作者对勤劳能干、真诚好客、热爱生活、和睦淳朴的客家乡邻们的赞美和敬意。
    B.作者说客家人插秧就如同在镜面的田里写上秀气的小楷,凸显了作者对田间劳作的钟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追求。
    C.借助场景描写表达情感是本文的特点,如顶着日头收割稻穗,写出了客家人抢收稻子的辛劳,蕴含了收获的喜悦。
    D.文章语言在突出生活化、地域化的同时,也兼顾了修辞之美,让“种稻”这一艰苦的田间劳作多了一份浪漫情怀。
    8.作者详细描写稻子的成长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理解。(6分)
    9.联系全文,分析文中三处“站立”的对象和含义。(6分)

【参考答案】
    7.B。过分解读文本,行文中并看不出来作者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追求。
    8.①稻子的成长再现了劳动场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②稻子的成长让作者魂牵梦萦,表现了对故土的留恋和热爱;③稻子的成长浸透着乡邻们的辛劳,让他们倍感幸福和甜蜜,流露出对客家乡邻们的赞美之情。(每点2分)
    9.①站立的是稻子,在站立中才能把希望的种子孕育成丰收的稻米,才能承受生命之重;②站立的是客家乡邻,在站立中才能与各种灾害作抗争,用勤劳坚守换得丰收和希望;③站立的是年青一辈,在站立中才能脚踏四方,用实干和奋斗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对象3分,意义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2020年11月7日,健识局独家专访了拜耳医药影像诊断业务部中国区
  • 下一篇:汤鼐,字用之,寿州人。成化十一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孝宗嗣
  • 【推荐文章】

  • 水龙吟·过浯溪

    【原文】 水龙吟 过浯溪 张孝祥 平生只说浯溪,斜阳唤我归船系。月华未吐,波光不动...

  • 材料一: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

    【原文】 材料一: 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由陕西、山西、安徽、江苏、...

  • 风花

    【原文】 风花① 杨万里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着清明两日风。 风似病癫无藉在②,花如...

  • 品令·茶词

    【原文】 品令 茶词 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①。金渠②体净,只轮慢碾,...

  •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原文】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高启①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

  •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原文】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

  • 【最新文章】

  • 汤鼐,字用之,寿州人。成化十一年进士。授行
  • 站立的稻子
  • 2020年11月7日,健识局独家专访了拜耳医药影
  • 近代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后,“先进的
  •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
  • 水龙吟·过浯溪
  • 材料一: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
  • 夜半歌声
  • 自古代先民从事农业耕作开始,土壤退化和土壤
  • 鲥鱼
  • 舞台
  • 材料一 6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
  • 步入网络时代,“字库”的外延逐渐扩大,从专
  • 多年来,总是有人【】地强调时代的差异、文化
  • 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