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西洋社会有些像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直至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2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7697  浏览:

【原文】
    西洋社会有些像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直至一挑。每一根柴在整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清楚不乱。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常由若干人组成。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因为一个人可参加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不可能同时出现某根柴。我们称这种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为“团体格局”。西洋家庭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来”,你知道和他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西洋,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中国“阖第光临”虽常见,但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包括哪些人。
    为什么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名词,我们会不清不楚呢?这表明我们的社会格局和西洋格局不相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得清楚的柴,而是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就是“差序格局”,描述了一种按离自己距离远近来判定亲疏的人际格局。这种格局主要体现在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上。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
    在我们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有丧事要助殓。这是生活互助机构。可这不是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厚薄而定。就像贾家大观园,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便更多了,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源于此。
    与中国不同的是,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就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去。这不是人情冷热问题,而是权利问题。
    (摘编自费孝通《差序格局》,有删改)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中国人不清楚“家”的概念,所以导致了“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不同。
    B.每个人在“差序格局”中都是影响他人的圈子中心,圈子波纹到哪,影响就到哪。
    C.“差序格局”能够形成,主要是因为我们社会具有“亲属关系”与“地缘关系”。
    D.在中国社会中,“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这让中国家庭可大可小,大可至一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举朋友写信的事例,把西方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概括为“团体格局”,分析了西洋人的“家庭”构成。
    B.第三至四段紧承西洋社会特点,从“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两方面举例论述了中国社会格局特点。
    C.第五段对比中西方社会格局特点指出:中国社会中一些“人情冷热”问题,在西方社会属于“权利问题”。
    D.作者虽不像提出“团体格局”那样鲜明地提出“差序格局”,但却围绕“差序格局”展开论证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把西洋社会格局比拟为柴捆有缺陷,这体现出作者思维严谨与缜密。
    B.西洋人认识“家”透彻深刻,中国人对此却比较模糊,这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C.在“差序格局”中,亲属关系社会网络虽然包含的人不尽相同,但以“己”为中心。
    D.中国人深感世态炎凉,是因为那些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答案】
    1.B
    2.A
    3.B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古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保护古村落,就是留住
  • 下一篇:青萍
  • 【推荐文章】

  • 骢马

    【原文】 骢马 唐 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

  • 军中乐

    【原文】 军中乐 [南宋]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

  •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

    【原文】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① 范成大 黄鹄飘然下九关②,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

  • 虞美人

    【原文】 虞美人 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

  • 秋野五首(其二)

    【原文】 秋野五首(其二)① 杜甫 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

  • 好事近

    【原文】 好事近 陈亮 横玉①叫清宵,帘外月侵残烛。人在画楼高处,倚阑干几曲。穿云...

  • 【最新文章】

  • 青萍
  • 西洋社会有些像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
  • 材料一:古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保
  • 题义公禅房
  • 炉火
  •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
  • 骢马
  • 玉关情
  • 数千年来,中国画历经发端、童稚、成熟、升华
  • 记得小时候,家中墙上挂着一幅工笔小楷写的条
  • 材料一 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
  • 竹叶舟
  •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
  • 军中乐
  • 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