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感愤

发布时间:2025年2月17日  更新时间:2025年2月17日
作者:王令  文章ID:87740  浏览:

【原文】
    感愤
    (宋)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狂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②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③却:此处指“返回”。④去:作“来”讲。⑤浑:简直。

【问题】
    14.以下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的堂堂正气。
    B.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太平盛世去。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报负、过人识见。
    E.“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抒情手法上委婉含蓄,用笔婉转,蕴蓄着极为深沉的精神力量。
    15.诗题为“感愤”,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4.BE(B项抒发了作者不甘虚度此生,要自强不息的壮怀,不是消极等待,而是“正己以待天下”,先修身,以待明时,大干一场。E项错在“委婉含蓄”,本诗抒情手法为直抒胸臆,用语劲直。)
    15.①生不逢时、处境艰难、怀才不遇的愤激;②不甘命运、不甘虚度此生,自强不息的壮怀;③对自己过人才学、过人抱负的自信;④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万古留名的人生追求。(每点2分,要点和结合诗句分析各1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秦州杂诗(其七)
  • 下一篇: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
  • 【推荐文章】

  • 感愤

    【原文】 感愤 (宋)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

  • 秦州杂诗(其七)

    【原文】 秦州杂诗①(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

  • 寒食雨(其二)

    【原文】 寒食雨(其二) 苏轼 春江欲入户,两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

  • 喜迁莺·宿莺啼

    【原文】 喜迁莺 宿莺啼 唐 冯延巳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吹烬闭朱栊①,...

  • 骢马

    【原文】 骢马 唐 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

  • 【最新文章】

  •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
  • 感愤
  • 秦州杂诗(其七)
  • 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人,沪川军节度使仲武第九
  • 洛舍漾
  • 材料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言明,健康
  • 知识产权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 131年前的今天,中国在刘公岛走出了近代海军
  • 定风波
  • 寒食雨(其二)
  • 韦弘机,京兆万年人。祖元礼,隋新州刺史。弘
  • 老人与猫
  • 圈舞,是一种为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原发性舞蹈
  • 喜迁莺·宿莺啼
  • 可适未冠有勇,驰射不习而能。鄜延郭逵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