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怀揣植物的人

发布时间:2025年3月8日  更新时间:2025年3月8日
作者:王晓莉  文章ID:88015  浏览:

【原文】
    怀揣植物的人
    王晓莉
    那一幕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那天傍晚我买菜回家。家门前的石阶沿上坐着个中年男子。他衣衫褴褛,眼神有些涣散。一望可知是个精神有问题的人。
    我就要从他身边穿过去了。突然,他有点诡秘且天真地笑了起来。他的笑,就好像是偷了件宝物却不能示人的那种欣喜。
    也许是看见了我手中青菜的缘故,他解开个衣服扣子,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棵小树苗来。
    那树苗总有尺把长了,根上尚留有不少黄泥土,只是捂在他怀里太久了,泥已有些板结。而树苗本身,也已呈现出枯萎的征象。他双手捧着树苗,瞥瞥我和我手中的青菜,似乎要和我比试,谁手中的植物更强。
    然后他感到这毫无可比性——他的植物比我的要强一万倍。他不再管我,只是盯着那树苗,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看不够的样子。很快,他就完全沉浸到他和手中植物组成的“二人世界”里去了。
    他手捧植物的样子,几乎就是一幅画。如果我来命名,那也许可以叫做《植物,或爱》。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神志已失常,终日在大街上流浪的人,独独这样爱着一棵植物?按说,这植物实际上已死了。于他却虽死犹生。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了那植物的土地。一块四处漂泊的土地。当世界都遗弃他的时候,还有一株树苗在陪伴着他;或者说,当他连这世界也遗弃的时候,他却不忍遗弃一棵植物。
    这一幕令我有种泪湿的感觉。那一刻,我对他怀中,乃至整个世上的植物,充满了感激与温情。
    植物,慰藉了多少人的心。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精神尚健全之时,一定是个植物爱好者。就像我身边的许多人,就像我。
    一位退休老同事,腿脚不便,是个狂热的植物爱好者。有次闲谈,他偶然听人提到,在江西南部山区,有一种奇怪的树,那树栽种时,旁边必须要同时栽下另一种树作陪。当这树成活以后,陪伴的那棵树却一定会死去。
    一棵树要陪着另一棵树生,并且要先于它而死。它的命运如此古怪,甚至悲壮,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成全他人。
    从此,老同事心心念念要到那座叫“阳岭”的赣南山中去。有次,他告诉我,他甚至某个晚上做梦梦见了那相临的两株树。“可惜,我一醒就再也记不起它们的样子了。”他充满憾恨地说。
    那位古代的伯牙,千山万水,只为听一曲钟子期。在我看来,我的这位植物爱好者同事,就像植物们的伯牙。
    人们热爱植物的理由形形色色。我的一个朋友说,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到令身边十个人愉悦的人,已经不多。植物,却几乎令所有人愉悦。
    而在我看来,从一株植物那里,我们可学的东西,也并不比向一个人学习到的要少。
    有次我在郊外,看见一棵受伤的老槐树,齐腰处的树皮被人凿去了完整的一圈,露出了本白色的树身。我想它是肯定活不长了。等下次我再经过它时,我看见它的上半部分的确是死去了,但是在挨近地面的地方,它的叶子重又爆发出来。绿而茂密的,像围了一圈冠冕。
    生命是如此顽强。这树又活了。
    我曾听说,世上有一种树洞,濒临绝望的人们,如果能找到它,就可以对着它述说那不可说的心思:思念、伤害、挣扎……说完之后,用草封存那洞,人就可以重新开始生活。
    这样的一种植物,是谁派到世上来的?谁,又不需要这样一个树洞?
    如果你想快乐一个月,就去旅游;想快乐一辈子,就去和植物做朋友。
    是的,在一朵比小指甲盖还小的花,一茎比针还要细的春草里面,你照旧能够发现到生命的美与秩序。你看见的它们为生命的努力,比你在一个人身上看见的还要多。你从来不会看见一棵植物偷懒,你也从来没有听见一棵植物说——它活不下去了。
    植物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如果连植物都不爱,也许,这世上真就没有什么好爱的了。
    我总是想起那个怀揣树苗坐在我家门口的人。人们都说,他是精神失常了。
    但是他真的是精神有问题吗?
    在我看来,他手捧植物的样子,就像一本启示录。只是那启示录是完全关闭着的。没有人知道,里面究竟写着些什么。
    (有删改)

【问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怀揣植物的人,遭到世界遗弃,只有怀中的树苗与之相伴,在这独特的“二人世界”里,植物给了他心灵的慰藉。
    B.“我”的那位退休老同事,对植物有着狂热的爱,文章用“俞伯牙与钟子期”之事,表现了他与植物关系密切,互为知音。
    C.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与“植物”进行对比,表达了人们热爱植物的一个理由——它能让很多人愉悦。
    D.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与植物”的思考和感悟,内涵丰富,引人深思。
    5.作者说:“植物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植物给人们带来哪些启示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5分)
    6.文章以第一人称为主,间杂使用了第二人称,这样的人称处理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B(3分)
    5.参考答案:①植物慰藉着人心,让我们懂得爱。
    ②那作为陪伴的树木,让人们懂得牺牲白己,成全他人。
    ③受伤的老槐树启发人们应顽强面对生命的灾难。
    ④树洞的存在,让人们封存那些绝望的心思,重新开始生活。
    ⑤小花小草的生命状态启发着人们应努力生存。
    【评分说明】本题总分5分,一点1分,能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出植物给人们的启示,意思相近即可。
    6.答案示例:①第一人称便于作者叙述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②文章倒数第五、六段,使用第二人称,引导读者从身边的小植物,感受植物的生命力。这能拉近读者的距离,引起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③不同人称的转换,有利于文章的表达,使行文更加活泼而有变化。
    【评分说明】本题总分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第①②点应简要陈述文中第一二人称的使用情况,然后点出其艺术效果,每个方面各1分。第③点立足于人称转换来回答,重在分析其表达效果。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就其功能来说,睡眠除了帮助人们恢复体力和精力、促进生
  • 下一篇:国学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然而,国学知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