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数字时代”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未知 文章ID:88181 浏览:
【原文】
“拥抱数字时代”综合实践活动(13分)
材料一: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
说明:①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在校学生。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以上在校生共1.99亿。
材料二: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学习和娱乐情况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利用互联网复习学过知识的比例最高,为46.5%;利用互联网在线答疑、背单词、学习课外知识、做作业的比例均在35%至40%之间。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有54.1%的未成年网民表示经常在网上看短视频,77.5%的家长表示会担心孩子看短视频的时间过长,沉迷网络,受到不良诱导。
材料三:专家建议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建议,未来可加大优质教育内容供给,进一步做好供给方式的精细化管理,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方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认为,要强化家长互联网使用能力的培训,通过社区培训、家长学校等形式,让家长具备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技能。
材料四:【 】过去几年,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娱乐行为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对不良用网行为的监管日趋严格。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对网络沉迷防治作出了具体规定。
随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落地施行,各地各部门纷纷进社区、进校园普及相关知识。北京市海淀区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面向居民开展普法教育,提醒家长强化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天津市南开区、河北区等网信部门联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将法治宣讲平台由“线下”搬至“线上”……各地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引导。
(以上材料摘编自2024年5月28日《人民日报》,《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问题】
10.关于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请写出两点。(4分)
11.材料三中院长的建议是对记者采访的回答。请结合调查情况,推测记者的提问。(3分)
记者提问:【 】
院长回答:未来可加大优质教育内容供给,进一步做好供给方式的精细化管理,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方案。
12.请为材料四添加一个标题。(2分)
标题:【 】
13.班级对同学们互联网使用情况开展问卷调查。请你根据上面四组材料,参照下面示例,
设计问卷中的一个问题,问题的选项不少于3项。(4分)
示例:
你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与未成年人上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可多选)
□法治宣讲进校园
□学校主题教育
□网络素养“线上”课堂
□社区普法宣传
□家长的教育
【参考答案】
10.(4分)①绝大多数未成年网民对相关法律或政策有所了解。
②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大、互联网普及率高。醇的
③未成年人利用互联网学习占比高,且认可互联网学习的比例有增长。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共4分。有其他结论,言之成理即可。
11.(3分)示例:院长您好!调查显示,未成年网民使用互联网学习的比例很高,为更好满足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学习的需求,您有哪些建议?
评分标准:语言得体得1分,围绕互联网学习提问得2分。共3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2.(2分)示例1:加强网络普法教育
示例2:监管措施
评分标准:共2分。有其他标题,言之成理即可。
13.(4分)示例:你使用互联网开展过哪些学习活动?(可多选)
□复习知识
□在线答疑
□学习课外知识
□背单词
□做作业
评分标准:问题设计围绕互联网使用得2分,选项设计3项及以上且与问题一致得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