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乙】公父文伯退朝,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3月2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8197  浏览:

【原文】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
    公父文伯①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②。文伯曰:“以吾之家而母犹绩,吾不能事母乎?”其母叹曰:“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今尔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情,其何以避辟③?恐汝有废先人。”
    (选自《国语·鲁语》)
    [注]①公父文伯:鲁国大夫。②绩:织布。③辟:罪名。

【问题】
    6.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宁静无以致远”与成语“闲情逸致”中的两个“致”,意思不同。
    B.“意与日去”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两个“意”,意思相同。
    C.“其母方绩”与“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中的两个“方”,意思相同。
    D.“择瘠土而处之”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的两个“处”,意思不同。
    7.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中的“之”与“劳其民而用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
    B.“静以修身”中的“以”与“以吾之家而母犹绩”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不同。
    C.古人常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劝勉,这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D.“庐”是简易的房舍,《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是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8.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是叙议结合,叙述详实,论证有力,阐明哲理,引人深思。
    B.甲文句式整齐,读来富有韵律美:乙文以人物对话为主,人物形象鲜明。
    C.甲文画线语句先正后反,论述了“静”与“学”“才”“志”之间的关系。
    D.乙文中文伯之母察觉到儿子思想问题,及时劝诫,富有智慧,教子有方。
    9.乙文画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需要断句的选项标号下画“√”。(多选不得分)
    今尔在A下位B朝夕C处事D犹恐忘E先人之业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11.传承家风家训,涵养时代精神,甲、乙两文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教诲。
    (1)文中的教诲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除此之外,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还给了我们哪些重要的启示。(每文各答一条)

【参考答案】
    6.B
    7.A
    8.A
    9.今尔在A下位B√朝夕C处事D√犹恐忘E先人之业
    10.百姓劳苦就会思考,思考就会产生善心。
    每天早晨开始劳作,晚上休息,没有一天是懈怠的。
    11.示例:人应当注重自身修养,保持勤勉,不能放纵懈怠。
    示例:甲文:对待学习,我们要勤奋,还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在学习上,我们要专心致志。乙文:我们要正确看待环境因素,不能一味追求安逸的环境。
    【解析】
    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B.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意与日去”的“意”是“意志”的意思;“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是“意思”的意思;
    故选B。
    7.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和文章内容。
    A.“意义和用法相同”的解说不正确。“夫君子之行”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劳其民而用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百姓;
    故选A。
    8.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A.“甲、乙两文都是叙议结合,叙述详实”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甲文主要是议论性的表述,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告诫儿子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并没有详实的叙述部分。例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句,都是直接阐述观点,没有叙述性内容。乙文以文伯和其母的对话为主,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其中文伯之母讲述“昔圣王之处民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等内容,是叙述古代圣王对待民众的方式,以引出对儿子的劝诫,属于叙议结合;
    故选A。
    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你现在身处下位,早晚忙碌,尚且担心忘记先人的事业。
    “今尔在下位”表示所处位置,“朝夕处事”是日常行为,“犹恐忘先人之业”表达担心忘记先人事业;
    “今尔在下位”为主谓宾结构,“尔”作主语,“在”为谓语,“下位”为宾语;“朝夕处事”省略主语“尔”,“朝夕”为状语,“处事”为谓语;“犹恐忘先人之业”为谓宾结构,“犹恐”为状语修饰谓语“忘”,“先人之业”为宾语。整体表达了对某人的告诫。
    故断句为:今尔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
    故在BD标号下画“√”。
    10.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民(百姓),劳(劳苦,劳碌),则(就),生(产生)”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明(早晨,天亮),动(劳作,劳动),晦(晚上,天黑),休(休息),无日(没有一天),怠(懈怠)”要理解正确。
    11.本题考查感悟启示。
    结合【甲】文可知,《诫子书》中强调通过“静”来修身,通过“俭”来养德,并且要勤奋学习,不能淫慢险躁,要珍惜时光,否则会“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结合【乙】文“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可知,在公父文伯之母的教诲中提到民众勤劳就会思考,思考就会产生善心,而安逸就会放纵,放纵就会忘记善,从而产生恶心,并且要时刻勤勉,不能有怠惰以免荒废先人之业。
    所以共同的启示是:人应当注重自身修养,保持勤勉,不能放纵懈怠,要珍惜自己的品德和事业的发展,积极进取,不能贪图安逸,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结合【甲】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知,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这启示我们想要明确自己的志向,就需要淡泊名利,不被外界的功名利禄所干扰;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内心要保持宁静。只有内心宁静、淡泊,才能更好地思考人生方向,规划自己的未来,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结合【甲】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知,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据此得到启示: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对待学习,我们要勤奋,还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在学习上,我们要专心致志等;
    结合【乙】文“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可知,环境对人的品德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艰苦的环境能使人勤劳,从而产生善念,走向正道;而过于安逸富裕的环境可能使人放纵,产生不良品德。
    故得出启示:我们要正确看待环境因素,不能一味追求安逸的环境,并且要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点睛】参考译文:
    【甲】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乙】公父文伯退朝后去拜见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正在绩麻。文伯说:“以我们家的状况,母亲还要亲自绩麻,我是不是没能好好侍奉母亲呢?”他的母亲感叹地说:“从前圣王治理百姓时,选择贫瘠的土地让他们居住,使百姓勤劳并重用他们,因此能够长久统治天下。百姓劳苦就会思考,思考就会产生善心;安逸就会放纵,放纵就会忘记善良;忘记善良就会产生恶念。生活在肥沃土地上的人们往往不才,是因为他们过于安逸;而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人们,没有不向往仁义的,是因为他们勤劳。每天早晨开始劳作,晚上休息,没有一天是懈怠的。你现在身处下位,早晚忙碌,还担心会忘记先人的事业。如果有怠惰之情,那怎么能避免被责罚呢?我担心你会废弃先人的事业。”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一座城盈满书香,便会显现出光彩照人的气质。泉水泠泠,荷香沁脾
  • 下一篇:郊行
  • 【推荐文章】

  • 郊行

    【原文】 郊行 【宋】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

  • 樱桃花

    【原文】 樱桃花 [元]方回 浅浅花开料峭①风, 苦无妖色②画难工③。 十分不肯精神露...

  • 从军行

    【原文】 从军行 唐 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

  • 那些可爱的人

    【原文】 那些可爱的人 ①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 这片平均海拔...

  • 停云(节选)

    【原文】 停云(节选) 陶渊明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①,园列初荣,愿言②不从,...

  • 朝饥示子聿

    【原文】 朝饥示子聿① [宋]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②,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

  • 【最新文章】

  • 郊行
  •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 一座城盈满书香,便会显现出光彩照人的气质。
  • 豫章胡叔俊,以高才硕学隐居进贤官溪之上,治
  • 樱桃花
  • “拥抱数字时代”综合实践活动
  • 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 从军行
  • 那些可爱的人
  • 材料一、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通
  • “把握文章事实,善于分析、比较”是纪实作品
  • ①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②我们从哪
  • 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
  •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