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阅读两文,分别概括苏轼是如何调整心态的。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3月2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8237  浏览:

【问题】
    10.阅读两文,分别概括苏轼是如何调整心态的。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吾始至琼州,环视天水,横无际涯,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①中,孰不在岛者?覆②水于地,芥③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时,水涸,蚁径去,见其友,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顷刻间竟化险为夷?念此可以一笑。
    (苏轼《试笔自书》,有删改)
    【注释】①大瀛(yíng)海:范围最广大的海。②覆:倒。③芥:小草。

【参考答案】
    10.在甲文中,苏轼通过欣赏月色、与友人共游于庭,沉浸于大自然的美景,从而转变心境,体会到曲高和寡的悠闲和欣慰。乙文中,苏轼以比喻开导自己,通过“蚁附于芥”的生动比喻,理解到天地辽阔,以宽广的视野看待困境,进而心怀乐观来化解忧愁。
    【导语】两篇文言文中,苏轼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和反思人生哲理,调整心态达至豁然开朗。《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在月夜欣赏美景,由对孤独的感叹转为与友人共享美好幽静,心情由幽寂转为欣悦,强调有闲情逸趣的重要性。《试笔自书》中,他面对身处孤岛的失落,通过比喻蚂蚁随漂浮的小草困于水中却迅速化险为夷的经历,转而自我开解,领悟生活中困境总会被打破的乐观哲理,化悲为乐。两篇文章共通之处是苏轼的乐观旷达,以及用哲理化解苦闷的智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同学们集体朗诵《望岳》,你觉得哪种风格的音乐更适合作背景音乐
  • 下一篇:班级就“读通、读懂、读透一本书”进行经验分享。请从以下两部名
  • 【推荐文章】

  • 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

    【问题】 22.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

  • 请简要描述傅岐离开始新县时的场面。

    【问题】 14.请简要描述傅岐离开始新县时的场面。 【参考答案】 14.傅岐离开的那一天...

  • 从“扬州盐商”和“红军长征”中选择一个对象

    【问题】 3.从 扬州盐商 和 红军长征 中选择一个对象,简要陈述其成为 文化线路 的依...

  • 杜甫《画鹰》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问题】 15.杜甫《画鹰》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画鹰① 杜甫 素练...

  •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说农家酒味虽薄,而【】

    【问题】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说农家酒味虽薄,而“【 】”,表现了农村淳朴的...

  • (1)请简述《水浒》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问题】 (1)请简述《水浒》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直接原因和经过。 【参考答案】 (...

  • 【最新文章】

  • 班级就“读通、读懂、读透一本书”进行经验分
  • 阅读两文,分别概括苏轼是如何调整心态的。
  • 同学们集体朗诵《望岳》,你觉得哪种风格的音
  • 讲“东坡故事”大赛于2024年6月底举行,请你
  • 苏轼六十二岁,被贬海南。海南独特的自然风貌
  • 结合叶惠娟《考卷》,说说第15段画线句子有何
  • 叶惠娟《考卷》第②段和第16段都写了老伴的“
  • 赏析叶惠娟《考卷》第13段中加点词“争先恐后
  • 按照叶惠娟《考卷》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把
  • 如果你是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的志愿者
  • 说说“开国第一宴”为什么会选择淮扬菜。(4
  • 小淮和小安正在分享《水浒传》和《钢铁是怎样
  •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梁山好汉都是些不甘受压
  • 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哪些精神?(2分)
  • 探究甲、乙两文中“嗟夫”所蕴含的情感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