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山亭避暑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作者:真山民  文章ID:88376  浏览:

【原文】
    山亭避暑
    真山民[注]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凤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注]真山民是宋朝的遗民,他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称。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中“山亭”是气候凉爽而宜于避暑之处“暑”字寓有深意,暗指元朝统治的残酷。
    B.“地皆宜避暑”一句明点“避暑”,寄托了诗人自己避开元朝的虐政而隐居不仕的意思。
    C.“人自要趋炎”一句中“趋炎”暗讽降元朝、做贰臣的那些人,和诗人形成鲜明的对照。
    D.水色千顷,松风四檐,竹松掩映,诗人颈联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写山亭的凉爽。
    15.人在山亭,可写的物事甚多,诗人为何选取翠竹和青松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D
    解析:D.颈联并没有从触觉的角度写山亭的凉爽。
    15.“松”“竹”“梅”素为文人雅士喜爱,有“岁寒三友”之称,诗人选取了挺拔有节的翠竹、坚毅不屈的青松,(2分)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特立独行、洁身自好、隐居养廉的品质,(2分)也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个大宋遗民不降志辱身、永不屈服的骨气与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容膝
  • 下一篇: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
  • 【推荐文章】

  • 山亭避暑

    【原文】 山亭避暑 真山民[注]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

  • 虞美人·听雨

    【原文】 虞美人 听雨 [宋]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

  • 横吹曲辞·出塞

    【原文】 横吹曲辞 出塞 刘驾 朔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 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 ...

  • 棉花糖

    【原文】 棉花糖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

  • 汗血诗人

    【原文】 汗血诗人 ①在北师大念书时,我听过著名七月派诗人牛汉的演讲。他对诗歌的解...

  • 有一次,一位英国女记者读了文学大师钱钟书的

    【问题】 有一次,一位英国女记者读了文学大师钱钟书的作品,对钱钟书非常仰慕,非要...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
  • 山亭避暑
  • 虞美人·听雨
  • (6)诗言志!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了“【
  • 材料一:在中央电视台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调大
  • (1)下面是从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摘录的
  • 材料一:@南方日报:【( ):想选择生活而
  • 自从2月21日起,截止至昨日,严重的雾霾( )
  • (1)在洛伍德孤儿院里,简最好的朋友【 】因
  • 无坚不摧的“水刀”
  •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
  • 浣溪沙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9.《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
  • (2)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