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外家南寺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9日
作者:元好问  文章ID:88416  浏览:

【原文】
    外家①南寺
    元好问②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
    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
    注:①外家:作者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父的娘家。②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亡不仕。金哀宗天兴二年春,因汴京守将叛变而沦为亡国奴,被蒙古监管。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此诗作于回故乡不久。

【问题】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高岸移深谷”一句虚景既比喻世事发生了巨大变化,暗指国破家亡,又与眼前的实景相映衬,虚实相生,更增悲壮之情。
    B.诗歌的前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诗人选取“秋梧”“风露”“残阳”“乱蝉”等萧瑟、肃杀的意象,准确而有力地渲染了悲秋的氛围。
    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一方面沉痛中有甜蜜的回忆作为调剂,另一方面与寻栗觅梨的儿时欢乐相对照,抚今忆昔,无限伤感。
    D.“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诗人饱经丧乱,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
    E.这首诗所抒写的主要是一种身世之感,但由于作者遭遇与金源的亡国有密切关系,诗中把个人身世,放在世事沧桑的大背景下展开,显得深沉广阔,而不是一般的忧生叹老。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4.(5分)A.D(A.应是“沉郁之情”。D.“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愿望”理解错误。答对一项3分)
    15.(6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和历经人世变迁、参透人生真谛后矢志不移的民族节操。诗歌前两联萧瑟秋景已经寄寓了诗人面对山河巨变的哀叹和感慨,颈联又通过今昔对比,直抒国破家亡的悲伤,“白头来往”一句点明诗人历经了人世的沧桑,而“依旧”一词则掷地有声地表明了诗人矢志不渝的节操。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天湖
  • 下一篇: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外家南寺

    【原文】 外家①南寺 元好问②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

  • 不爱你爱谁

    【原文】 不爱你爱谁 (1)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忍受切腹之痛,对着我含情脉脉地微笑。...

  • 云朵是天空的脚印

    【原文】 云朵是天空的脚印 王丹枫 对于天空来说,云朵是它的脚印,天空在村庄里走来...

  • 纳凉

    【原文】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①。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

  • 台城

    【原文】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

  • 远去的乡村

    【原文】 远去的乡村 ①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

  • 【最新文章】

  • 外家南寺
  • 天湖
  • 汤一介,中国哲学问题的思考者
  •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①言:“善长勋
  •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
  •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
  • 通过对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
  • 材料一:“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
  • 猎人化鹿
  • 《与朱元思书》选段
  • 蒹葭
  • 我们为何“压不住火”
  • 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
  •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每个人永远无法割舍的
  • 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和蓓姬在①【 】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