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乞者赵生传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0日
作者:苏辙  文章ID:88444  浏览:

【原文】
    乞者赵生传
    苏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注】①临川王:陈蒨,武帝侄子,武帝死后继承大统,史称文帝。②希旨:符合尊长的旨意。

【问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暴:糟蹋。
    C.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特:特别。
    D.居兴国,畜骏骡    畜:饲养。
    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3分)
    ①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②吾意欲见君耳
    ③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④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⑤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⑥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太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停止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被贬居住在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访,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愤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5分)
    (2)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5分)

【参考答案】
    4.答案C,C项,特:仅、只。
    5.答案B,③是赵生对“道”、“术”的理解,④是赵生对养性的议论,⑤表现不出赵生的率性。
    6.答案A,A项,因果关系不当。
    7.(1)即使不曾认识,也都能说出这人多年的疾病和他平生的善恶行径。
    (2)我听说有道的人讨厌别人了解他,大多用不好的言语、丑恶的行为来隐匿自我,然而也不能全部遮掩住。
    【参考译文】
    高安乞丐赵生,衣服破旧,头发蓬乱,不曾沐浴清洗,喜好饮酒,喝醉酒就殴打责骂街市上的人。即使有好事的人有时召请他谈话,赵生也谩骂人家,斥责人家的过错和恶行。所以高安的人都称他是狂人,不敢亲近他。但是他与人交往,即使不曾认识,也都能说出这人多年的疾病和他平生的善恶行径。因为这个,有人说:“这不是得道之人吗?”
    元丰三年,我被贬居住在高安,有时在路上见到赵生,也害怕他的狂妄,不敢询问。这年年末,赵生前来拜见我。我问他说:“你不曾求过人,如今拜见我,为什么呢?”赵生说:“我心里想见你呀。”
    赵生曾经告诉我说:“我将和你在这里夜宿。”我答应了他。后来他却没有来,问他原因,赵生说:“我本来打算和你到别的地方游玩,考虑你不可能不受惊吓,惊吓或许会伤了心神,所以不敢喊你。”我问他:“你到哪里游玩的?”赵生说:“我经常到太山下,所见的情况与世上说的地狱相同,你如果见到这些,回来后应当不愿做官了。”我说:“什么缘故?”赵生说:“那里有很多僧人与官吏。是僧人超出本分,官吏糟蹋财物的缘故。”我说:“你能到他们那儿,他们也知道尊敬你吗?”赵生说:“不是这样,我能见到他们,他们却不能见到我。”赵生于是叹息说:“这也是歪门邪术,不是正道啊。你能够修身养性使精气与本性俱全,那么出入生死之间,将不用学就会,这样以后才算是正道。”我回答说:“养气,请允许我按照你的说法去做,至于养性该怎么办呢?”赵生没有回答。一天,赵生笑着说:“你曾经问我如何养性,如果有梦和醒的差异,那么本性就不全了。”我非常吃惊,认为他的话与众不同。从此知道赵生不仅持有方术,也是懂得道的人啊。
    赵生两眼有白膜,看东西不清楚。但时常能脱开白膜现出瞳孔,瞳孔是青绿色的。他曾经说自己生于甲寅年,至今有一百二十七年了。赵生家本来是代州的,名叫吉。他侍奉五台山的一个僧人,不能坚持到底,离开了僧人,游走四方。赵生少年时期没有品行,所做大多是不合法的事,和扬州的蒋君一同学习。蒋君讨厌他,用药毒伤了他的眼睛,于是两眼就长了白膜。
    赵生喜欢禽鸟和六畜,经常带着这其中的一样跟随自己,和它一起睡觉吃饭。居住在兴国时,他畜养了一头高大的骡子,被骡子踢伤而死。我听说有道的人讨厌别人了解他,大多用不好的言语、丑恶的行为来隐匿自我,然而也不能全部遮掩住,所以德行和谨慎时常表现在外面。现在我看赵生,他的鄙俗、拙劣、愤恨、困窘,并非专门用来隐匿自我的。而他的言语时常有合于道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一般的书法理论往往从审美特性这个角度出发来总结书法的成就,
  • 下一篇: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 【推荐文章】

  •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原文】 归朝欢 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

  • 幽居冬暮

    【原文】 幽居冬暮① 李商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

  • 望月有感

    【原文】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

  • 外家南寺

    【原文】 外家①南寺 元好问②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

  • 遣兴(其七)

    【原文】 遣兴(其七) [清]袁枚①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

  • 过香积寺

    【原文】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

  • 【最新文章】

  •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 乞者赵生传
  • 一般的书法理论往往从审美特性这个角度出发来
  • 幽居冬暮
  • 爱的尊严
  • 莫振高,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是广西都安
  • (7)古诗词中有不少含“风”字的句子,请你
  • 望月有感
  • 四季中的花,在诗人笔下各具情态。李白《闻王
  • 6.书海翱翔,我们可以了解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
  • 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
  • 我何其幸运,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姜
  • 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呆
  • 这种游戏常常会有意外事故发生,这些事故是有
  • (7)《木兰诗》中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