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节选)
作者:未知 文章ID:88561 浏览:
【原文】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
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①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②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节选)
皎然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
披图拥褐临水时,翛然③不异沧洲叟。
[注]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仙。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②赤岸:泛指江湖的岸。③翛(xiāo)然:自在超脱的样子。
【问题】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的前四句写王宰不愿受时间的催迫而仓促作画,十日五日才画一水一石,极力赞扬王宰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B.“尤工”两句以对比高度评价王宰画作在构图布局等方面旷古未有的技巧,在尺幅画面上绘出了万里江山的景象。
C.两首诗都摹写画作。在王维的《沧洲图》里,我们可见水中沙洲,萋萋春草,画中人敛起衣裳,采摘水中香草。
D.皎然的诗作中首句是全诗的枢纽,下面的诗句着力用墨,反复渲染,全诗呈现出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严密的特征。
16.这是两首题画诗,但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分别从画作的风格和诗人再现画作的手法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5.C
16.①画风不同:王宰的画作壮观(壮阔、雄浑),由“壮哉昆仑方壶图”可见;王维的画作有远离尘俗的闲淡(恬淡、超然、淡远),由尾句“翛然不异沧洲叟”可见。②杜诗侧重于对画作的直接(正面)描写,写山从昆仑到方壶,写水由洞庭、长江到日本东,夸张地表现出画作气象阔远。③皎然诗侧重于观画的感受(想象、虚写),诗歌通篇都是从观者的主观感受侧面表现出画作的传神之处。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我们可见水中沙洲”错误。皎然诗中“沧州误是真,萋萋忽盈视”,由“误”“忽”两字,可见诗句后边的内容是想象,而不是眼前景。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从画作的风格看,杜甫诗中“壮哉昆仑方壶图”,昆仑山高、壮美的,“与银河通”“云气随飞龙”处处体现出壮阔,雄伟之境。皎然诗中“翛然不异沧洲叟”,参看注释翛然是指自在超脱,远离尘嚣,可得出超然闲适之境。
从表现画作的手法看,杜甫诗中“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是直接或正面描写。皎然诗“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诗人欣赏王维画作时,仿佛自己真到了沧州,敛起衣裳,采摘水草,这都是诗人想象的。诗人通过想象以及主观感受来表现画作的生动传神,精湛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