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节选)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8561  浏览:

【原文】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
    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①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②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节选)
    皎然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
    披图拥褐临水时,翛然③不异沧洲叟。
    [注]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仙。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②赤岸:泛指江湖的岸。③翛(xiāo)然:自在超脱的样子。

【问题】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的前四句写王宰不愿受时间的催迫而仓促作画,十日五日才画一水一石,极力赞扬王宰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B.“尤工”两句以对比高度评价王宰画作在构图布局等方面旷古未有的技巧,在尺幅画面上绘出了万里江山的景象。
    C.两首诗都摹写画作。在王维的《沧洲图》里,我们可见水中沙洲,萋萋春草,画中人敛起衣裳,采摘水中香草。
    D.皎然的诗作中首句是全诗的枢纽,下面的诗句着力用墨,反复渲染,全诗呈现出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严密的特征。
    16.这是两首题画诗,但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分别从画作的风格和诗人再现画作的手法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5.C
    16.①画风不同:王宰的画作壮观(壮阔、雄浑),由“壮哉昆仑方壶图”可见;王维的画作有远离尘俗的闲淡(恬淡、超然、淡远),由尾句“翛然不异沧洲叟”可见。②杜诗侧重于对画作的直接(正面)描写,写山从昆仑到方壶,写水由洞庭、长江到日本东,夸张地表现出画作气象阔远。③皎然诗侧重于观画的感受(想象、虚写),诗歌通篇都是从观者的主观感受侧面表现出画作的传神之处。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我们可见水中沙洲”错误。皎然诗中“沧州误是真,萋萋忽盈视”,由“误”“忽”两字,可见诗句后边的内容是想象,而不是眼前景。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从画作的风格看,杜甫诗中“壮哉昆仑方壶图”,昆仑山高、壮美的,“与银河通”“云气随飞龙”处处体现出壮阔,雄伟之境。皎然诗中“翛然不异沧洲叟”,参看注释翛然是指自在超脱,远离尘嚣,可得出超然闲适之境。
    从表现画作的手法看,杜甫诗中“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是直接或正面描写。皎然诗“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诗人欣赏王维画作时,仿佛自己真到了沧州,敛起衣裳,采摘水草,这都是诗人想象的。诗人通过想象以及主观感受来表现画作的生动传神,精湛的技艺。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颜真卿,字清臣,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
  • 下一篇:中医药学伴随中国古老的社会文明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从自
  • 【推荐文章】

  •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原文】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

  • 节俭是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原文】 节俭是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游本根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

  • 湖①口送友人

    【原文】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

  • 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菱荷①丛一...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 【最新文章】

  • 中医药学伴随中国古老的社会文明的产生、发展
  •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节选) 观王右丞维沧洲
  • 谢枋得,字君直,信洲弋阳①人。至元二十三年
  • (1)“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故事中,最能体
  • 戴手铐的父亲
  • 己亥杂诗
  • 9.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
  •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 成长是无尽的阶梯,一步一步地攀登,逐渐摆脱
  • ⑧《登岳阳楼》一诗中,写出洞庭湖的广阔无边
  • 毕业前夕,九年级(1)班拟开展一次以“自己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 (A)从繁华的城市重返宁静的田园,会感觉到
  • 共老
  •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