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
作者:未知 文章ID:88611 浏览:
【原文】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去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一一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①【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②【 】,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春在眼前了!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地在繁枝上挤着开……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问题】
18、下列各句中的感叹号,和文中三处感叹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给我出去!
B.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C.怎么会是你啊!
D.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骄奢、光艳的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参考答案】
18、B。A项,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C项,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D项,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B项和文中三处感叹号的作用均是用在句子末尾,表示感叹语气。
19、①最喜欢的了
②淡淡的白(每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20、①强调的重点不同:原句重点落在春的特点上,强调了眼前的春“烂漫”“骄奢”“光艳”的特点,以及给作者带来的震撼;改句前置后,突出强调的意味不重。②感情程度不同:原句“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构成排比,感情强烈,作者赞美之情更难以掩抑;改句化三为一,与原句相比稍逊色。(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