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英雄

发布时间:2025年4月3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30日
作者:立夏  文章ID:88631  浏览:

【原文】
    英雄
    立夏
    一
    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
    她坐在台下,晶亮的眸子映照出台上英武的他。
    他是学校请来的英雄,笔挺的军装上一张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因为激动透着健康的红晕。
    他在台上大声地念着手中的演讲稿,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右手高高举起,如同一面灼目的旗帜。在一次实弹演习中,面对一枚“咝咝”作响的手榴弹,他毫不犹豫地拣起来扔向远方,挽救了被吓呆的战友。
    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朦胧间台上的他是那么高大英俊,连他那浓重的乡音都充满了亲切的味道。
    “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她在心里默默地想。
    二
    他三十岁的时候,她二十岁。
    学校组织学生们去农村体验生活。
    如果不是村干部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他曾经是个英雄,她是一丁点儿也认不出他了。
    埋头在田里劳作的他跟其他的农民已没什么两样,披着一件灰扑扑的褂子,失却了红晕的脸还是那么黑,却变得暗沉。村干部介绍的时候,他憨憨的笑着,脸上,怎么也找不到十年前年轻的影子。
    他坐在田头抽着烟卷,好几次她都想走过去跟他说几句话。看着烟头一明一灭,她终于还是没过去。
    她实在想不出该对他说些什么。
    三
    他四十岁的时候,她三十岁。
    他在她所在的城市摆了个摊,卖鸡蛋煎饼。
    五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她先认出了他的手,再抬头看他的脸,恍若隔世般,已然很陌生了。
    女儿香甜地啃着煎饼,她的心却一直不能平静。她忍不住悄悄告诉女儿,卖煎饼的是一个英雄,女儿吵闹着,要去看英雄。
    她带着女儿折回去,女儿仔细看着那只残缺的手,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她匆忙带着女儿离开。一边哄着女儿,一边回忆自己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只手时的心情,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深深的敬意。
    她还记起来当时听完报告回到家,小小的她弯曲起两根手指,模仿他举起三指的样子,想象着那种悲壮。
    四
    他五十岁的时候,她四十岁。
    她在民政局混上了科长的位置,工作还算清闲,生活不好不坏。当他在她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的时候,她根本就没认出他,原来他是来申请追加困难补助的。她给他倒了杯茶水,他受宠若惊地捧着,只会一迭声地说谢谢。她陪着他办完了所有手续,而他不知道为何受到如此礼遇,越发地惶恐不安,一个小时里说了不下五十声的谢谢。
    望着他佝偻着背离开,她开始努力回想他年轻时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真的曾经是个英雄吗?”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觉得那么茫然。
    五
    她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那天她在办公室喝着茶,翻着报纸,四十年前的他突然映入眼帘。犹如被雷击般,她手中的茶杯怦然落地。
    他在回乡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伙劫匪,一车人只有他挺身而出,搏斗中,被刺数刀身亡。报道还提到,他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年轻时他就曾因救人成为部队里的英雄典型。那张穿着军装的年轻的照片,据说是他唯一的一张相片。
    一瞬间,泪水又模糊了她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小小的她坐在台下仰望。
    (选自《读者》2009年第10期,有删改)

【问题】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意蕴丰富,颇具艺术表现力。文章开头“她”眼中噙满的“泪水”和结尾模糊了双眼的“泪水”背后承载的感情是不同的。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如英雄残缺的“三根手指”。这既是主人公英勇无畏精神的体现,也是在不同阶段让“她”和读者认出了英雄本来身份的重要特征。
    C.小说第四部分的细节描写,展现出英雄作为社会底层人物的谨小慎微。也告诉我们,英雄也是和我们平常人一样,有生活的艰难和困境,也是需要帮助和扶持的“弱者”。
    D.全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开头写“她”被英雄事迹打动,充满崇敬,最后一段的回忆照应第一段情节,表现出“她”对英雄自始至终的崇拜与敬仰。
    8.小说第三部分“女儿”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的叙事在线索设置方面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7.D
    D.不是自始至终,中间有过陌生,有过质疑,有过失望。
    8.①推动情节发展。用“女儿要吃鸡蛋煎饼”的巧合安排人物的相见。看似巧合,实为作者精心布置。②形成对比。女儿被残缺的手指吓哭的本能反应与“她”小时候充满敬意的模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儿童的视角展现出英雄外在气度的消逝和真实的生活状况。③先抑后扬。通过“女儿”引出小说中“她”对英雄形象的质疑,这与“她”下文对英雄形象的重新认识与确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不变的英雄本色。使情节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④凸显主题。英雄也是和我们平常人一样,有生活的艰难和困境,也会被岁月侵蚀气质和外貌。
    9.小说采用双线型结构(明暗线结构)。两条线索分别是英雄一生变化和她对英雄感情的变化。
    作用:①以“她”的视角见证了英雄生活的变迁,丰富了主人公英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突出、更鲜明。②双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③拓展了小说的主题的广度和深度。既歌颂了英雄的平凡与伟大,也展现了英雄现实生活的沉重。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对于科幻电影来讲,杀青并不意味着能够松一口气,而是迎
  • 下一篇: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推荐文章】

  •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原文】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唐]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

  • 客至

    【原文】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

  • 乡村四月

    【原文】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渡荆门送别

    【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注:本诗写于作者被贬于黄州时间) 缺月挂...

  • 【最新文章】

  •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英雄
  • 材料一:对于科幻电影来讲,杀青并不意味着能
  • 如果将来历史学家书写历史,恐怕会将我们这几
  • 客至
  •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
  • 乡村四月
  • 5.“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
  • (4)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
  • (3)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中“【 】,【
  • 总有人为弱者转身
  •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乙
  • 渡荆门送别
  • (6)《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春景美不
  • 一楼的那位阿姨,正在楼下空地上翻土锄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