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路标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5月18日
作者:王愿坚  文章ID:89028  浏览:

【原文】
    路标
    王愿坚
    天边上,最后那一小块挂着晚霞的云彩,轻轻飘闪了一下,眨眼工夫就消失了。【夜色,像块奇大无比的灰布,悄悄地伸展开来,罩住了整个草地。】
    通信员罗小葆一手拄着那根用来探路的木棍子,一手抓着腰间那块小木牌,呆呆地看着这夜幕四合的情景,不知要往哪里走。
    过去的六天里,他都是跟在连队里走的,他用不着打问路线,用不着辨别方向,只要把自己那块心爱的小木牌往老班长背包上一挂,瞅着它一步不落地走就行了。那块识字木牌,比一本书略大点儿,刮得溜平,上面还刷了两遍桐油。这是在遵义地区休整时,老班长给他做的。从那时候起,他每天请小文书在上边写上几个生字,然后一边走,一边认。
    谁想到,就在今天中午时分,部队遭到了突袭,老班长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就在老班长被扶上担架的时候,他突然挣扎着欠起了身,把识字牌递到小罗手里,指着上面新写的
    “北上抗日”四个字,问道:“都认识啦?”
    “认识……”小罗的喉咙哽住,说不下去了。他扑在了老班长的怀里。
    “意思呢,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个战略问题哩!”老班长把小罗抱紧了,像过去一样讲起来,“毛主席说过,往北走,出草地,到陕北,去……”他急剧地喘息起来。
    “去迎接抗日高潮!”小罗一下子把话接过来。
    他想起要去给老班长弄点儿水喝。可当他找来了一小碗干净的清水的时候,连队已经走远了。于是,他掉队了。到了这时,他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跟在队伍的行列里是多么幸福,也真正感到了辨别方向的重要。
    一个个草墩被他踩到了脚底下,一道道烂泥河沟被他跨过了……
    忽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被草地的水汽笼罩着,发出一环环色彩斑斓的光圈,映照着这黑沉沉的草地,也照亮了罗小葆的心头。
    一堆堆篝火余烬的旁边,同志们有的躺着,有的背靠背坐着,都在香甜地睡着。罗小葆小心地绕过他们,走向一堆还在燃烧着的篝火边,这才看见在对面还坐着一个同志。只见这个同志坐着一个小衣包,一只臂肘靠在一只铁皮箱子上,膝盖上搭着一张地图,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一会儿,抬起头,凝神思索一会儿,拿红铅笔在图上做个记号。
    他看着那个同志手里的地图,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终于使他憋不住低低地喊了声:“报告!”绕过火堆,走了过去。
    那个同志慢慢地从地图上面抬起了头。
    看着那慈祥的笑脸,罗小葆的拘束一下子消失了。他又向前迈了一步,指着地图说:
    “你是领导同志吧,你一定知道明天的行军路线……”“路线,当然有啰!”领导同志抓住了小罗的手,拉他在铁皮箱子旁边坐下,指着地
    图上的一个红圈,说道,“看,一直往北,走上半天多点,就是班佑——就走出草地了!”
    “真的?!”罗小葆高兴地叫了声。
    “来,先开饭!”【领导同志用笔杆夹起了一粒胡豆,吹了吹,轻轻放到了小罗的手心里】,然后从文件箱上的一个大铜墨盒底下抽出一张纸,动手写起字来。
    “不,我也还有任务哩!”罗小葆把擦干净了的识字牌放到领导同志面前,要求道,“我今天的课还没上呢!同志,教我几个字吧!”
    “学习?好!”领导同志看着识字牌,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毛笔,转身把笔尖在身边草叶上的露珠里蘸了蘸,又在墨盒里匀了匀,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
    他用笔尖指点着,逐字念着:“向、北、前、进!”罗小葆也跟着念:“向北前进!”
    “向,就是方向的向……”领导同志逐字讲解起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语调很慢,讲得那么仔细,又那么清楚。
    罗小葆用心地听着。随着讲解,在他面前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情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正在向着北方,向着陕北的高原大步前进。
    “字,就这么讲。”领导同志讲完了,又和蔼地问道,“那么,为什么要‘向北前进’呢?”
    “我们红军要北上抗日。”
    “还有呢?”
    “还有,”小罗歪着脑袋想了想,“那里有陕北根据地,我们红军可以休息、整顿、发展……”领导同志点点头,高兴地笑了。他亲切地揽住了小罗的肩膀。
    罗小葆念着,认着,写着,把这几个字记在了心坎上。这四个字和领导同志的讲解把他引向了北方,引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仿佛眼前这一堆篝火化成了一簇花,像他家乡的映山红一样的花,这是陕北根据地。
    罗小葆醒来的时候,天已亮了。【东天上一抹朝霞正在上升、扩展,在广阔的草地的东侧,一轮红日正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
    这时,一个背驳壳枪的红军战士走过来,微笑着说:“毛主席要我等部队出发的时候再叫醒你。”罗小葆惊住了:“毛主席?”
    “是啊,昨天你不是和他一起待了半夜?”罗小葆急问:“毛主席在哪儿?”
    “在前边!”警卫员朝北一指,“带着部队出发了。”
    罗小葆激动地一跃而起,向着部队走去的方向奋力跑去。红军长征的部队,正一路路、一行行,踏着开满鲜花的草地,向北走去。他们走着,在没有路的荒凉草地上踩出了路。
    罗小葆跑了一程,来到一棵丈把高的树下。他停住了脚,注视着正在走向前来的红军队伍。突然,他折下了一截树枝,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杈上。
    “向北前进”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像一个金色的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
    (有删改)

【问题】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块普通的小木牌,先是作为识字牌,再成为“金色的路标”,意义层层深化,人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B.老班长身负重伤依然不忘叮嘱罗小葆要认好、读懂“北上抗日”,体现出老班长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对革命路线的坚定。
    C.罗小葆主动问行军路线,领导同志为他写路线、讲路线,并一起讨论路线,写出小罗对“路线”的认识逐渐深化。
    D.罗小葆把自己心爱的识字牌挂在树杈上,是因为毛主席正确的战略思想给了他力量和信心,他想以此来鼓舞革命同志。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追赶大部队的罗小葆为人物线索,以反复出现的小木牌为事物线索,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B.小说借罗小葆回忆老班长教自己识字的情形,刻画了老班长形象,倒叙的方式使故事一波三折,增强了可读性。
    C.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夹”“吹”“放”等动作描写,刻画了毛主席平易近人、关心爱护普通战士的形象。
    D.罗小葆与老班长、毛主席、警卫员的三个对话场景,构成了故事主体,有利于推动故事发展,巧妙塑造人物。
    8.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对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作用。(4分)
    9.“他,沿着这条路迎来了胜利,还要沿着这条路胜利地走向前去。”这是原作的结尾,你认为保留这个结尾好,还是删改后的结尾好?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6.B
    [解析]“不怕牺牲的精神”不当。
    7.B
    [解析]“倒叙的方式”不当,应该是插叙。
    8.①画面由夜色笼罩的沉寂,到朝霞满天、红日东升的明快、富有活力;②烘托出罗小葆由掉队迷路后的沉重迷茫,到听完毛主席革命路线讲解后的兴奋、充满希望的心理变化。
    【评分标准】4分。景物特色1分,“烘托”或“衬托”1分,心理变化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一:
    保留这个结尾好。①“这条路”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味,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②从情节上来看,使故事有了明晰的结局,给人以希望和力量;③正确路线的指引会让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有力突出“路标”的作用,深化主题。
    答案示例二:
    删改后的结尾好。①“像一个金色的路标”,运用比喻,形象生动,照应标题;②“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指明了路标的导引作用,给人力量、勇气和希望,深化主题;③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评分标准】6分。每点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当今流行的图文书中,图
  • 下一篇: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
  • 【推荐文章】

  • 贺新郎

    【原文】 贺新郎 刘过 弹铗①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

  • 女冠子·元夕

    【原文】 女冠子 元夕 蒋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

  • 送王昌龄

    【原文】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

  • 戏答元珍

    【原文】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

  • 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刘长卿《送严士元》

    【原文】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

  • 晚次鄂州

    【原文】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

  • 【最新文章】

  • 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
  • 路标
  • 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当今
  • 经河源军汉村作
  • 【甲】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 蝶恋花
  • 材料一:短距离出行最好的工具是自行车,能够
  • 秦桧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水仙子·咏江南
  • 宇文昌龄,字伯修,成都双流人。进士甲科,调
  • 落实
  • 贺新郎
  •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少为郡吏、州从
  • 走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