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发布时间:2025年5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5月2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9064  浏览:

【原文】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我这次看见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这一种光明。我自己自幼的人生观和自然观是相信创造的活力是我们生命的根源,也是自然的内在的真实。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你看那自然中何处不是生命,何处不是活动,何处不是优美光明!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蔽之,我感得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但是年事长了,经验多了,同这个实际世界冲突久了,晓得这空间中有一种冷静的、无情的、对抗的物质,为我们自我表现、意志活动的阻碍,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又晓得这人事中有许多悲惨的、冷酷的、愁闷的、龌龊的现状,也是不可动摇的事实。这个世界不是已经美满的世界,乃是向着美满方面战斗进化的世界。你试看那棵绿叶的小树。他从黑暗冷湿的土地里向着日光,向着空气,作无止境的战斗。终竟枝叶扶疏,摇荡于青天白云中,表现着不可言说的美。一切有机生命皆凭借物质扶摇而入于精神的美。大自然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推动无生界以入于有机界,从有机界以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绪、感觉。这个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一切“美”的源泉。“自然”是美的,这是事实。诸君若不相信,只要走出诸君的书室,仰看那檐头金黄色的秋叶在光波中颤动;或是来到池边柳树下俯看那白云青天在水波中荡漾,包管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这种感觉就叫做“美”。
    自然无往而不美。能够细密而真切地摄取自然印象莫过于照相片了。若是艺术以纯粹描写自然为标准,总要让照片一筹,而照片又确是没有图画的美。
    罗丹说:“【果然!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这话含意深厚,道理何在呢?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中的,物即是动,动即是物,不能分离。这种“动象”,积微成著,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能捉摸者,已是非动;非是动者,即非自然。照片于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动象以为静象,已非物之真象了。况且动者是生命之表示,精神的作用;描写动者,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自然万象无不在活动中,即是无不在“精神”中,无不在“生命”中。
    但是艺术是否能表现“动”呢?艺术怎样能表现“动”呢?我们拿一张照片《行步的人》和罗丹雕刻的《行步的人》一比较,就觉得照片中人提起了一只脚,而凝住不动,好象麻木了一样;而罗丹的石刻确是在那里走动,仿佛要姗姗而去了。罗丹说:“你们问我的雕刻怎样会能表现这种‘动象’?其实这个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间的过程。他要能在雕刻或图画中,使我们观者能同时看见第一现状过去的痕迹和第二现状初生的影子,然后‘动象’就俨然在我们的眼前了。”
    这是罗丹创造动象的秘密。罗丹认定“动”是宇宙的真相,惟有“动象”可以表示生命,表示精神,表示那自然背后所深藏的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是罗丹的世界观,这是罗丹的艺术观。
    罗丹自己深入于自然的中心,直感着自然的生命呼吸、理想情绪,晓得自然中的万种形象,千变百化,无不是一个深沉浓挚的大精神。这个自然的精神凭借着物质,表现出花,表现出光,表现出云树山水,以至于鸢飞鱼跃、美人英雄。所谓自然的内容,就是一种生命精神的物质表现而已。
    “自然”本是个大艺术家,艺术也是个“小自然”。自然创造的过程,是精神的物质化;艺术创造的过程,是物质的精神化。罗丹深明此理,他的雕刻是从形象里面发展,表现出精神生命,不讲求外表形式的光滑美满。但他的雕刻中确没有一条曲线、一块平面而不有所表示生意跃动,神致活泼,如同自然之真。
    罗丹的雕刻最喜欢表现人类的各种情感动作,因为情感动作是人性最真切的表示。罗丹和古希腊雕刻的区别也就在此。希腊雕刻注重形式的美,讲求表面的美,讲求表面的完满工整,这是理性的表现。罗丹的雕刻注重内容的表示,讲求精神的活泼跃动。所以希腊的雕刻可称为“自然的几何学”,罗丹的雕刻可称为“自然的心理学”。
    自然无往而不美。普通人所谓丑的如老妪病骸,在艺术家眼中无不是美,因为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果然!这种奇丑怪状只要一从艺术家手腕下经过,立刻就变成了极可爱的美术品了。
    罗丹的雕刻无所选择,有奇丑的嫫母,有愁惨的人生,有笑、有哭、有至高纯洁的理想,有人类根性中的兽欲。他的眼光要深刻些,要精密些。他看见的不止是自然人生的表面,乃是自然人生的核心。他看见这宇宙虽然物品繁富,仪态万千,但综而观之,是一幅意志的图画。他看见这人生虽然波澜起伏、曲折多端,但合而观之,是一曲情绪的音乐。情绪意志是自然之真,表现而为动。所以动者是精神的美,静者是物质的美,世上没有完全静的物质,所以罗丹写动而不写静。
    罗丹一生工作不息,创作繁富。他是个真理的搜寻者,他是个美乡的醉梦者,他是个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他生于一千八百四十年,死于近年。生时受人攻击非难,如一切伟大的天才那样。
    (选自宗白华《看了罗丹雕刻以后》,有删改)

【问题】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无往而不美,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它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B.图画和照相是人们留住大自然美的方式,照片能够细密而真切地摄取自然印象,如果是艺术以纯粹描写自然为标准,图画总要让照片一筹。
    C.罗丹不仅能从自然物质的“动象”中体悟到自然的真相,而且能用创造动象来表现自然背后深藏的生命精神。注重表现自然内在的精神生命,不讲究作品外在的艺术形式。
    D.他看见这宇宙虽然物品繁富,仪态万千,其雕塑作品是以完全静态的形式来表现动态的自然之美、精神的美。
    5.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自然永远处于“动”中,照片把处于“动”的自然转变成静象,不能表现自然之真,所以照片说了谎。
    B.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的中间的过程,然后“动象”俨然在我们的眼前了。
    C.自然万象都在活动中,也就是无不在“精神”中,无不在“生命”中,而照片呈现出静象,不能表现自然之真。
    D.古希腊雕刻艺术注重形式,讲求表面的完满工整,偏理性;而罗丹雕刻注重内容,求精神的活泼跃动,偏感性,表现风格截然相反。
    E.在艺术家眼中世间万物是美的,即使奇丑无比的东西,只要经艺术家的手,立刻就变成了极可爱的艺术品了。
    6.罗丹的雕刻具有哪些方面的特色?请概括分析。(5分)

【参考答案】
    4.D(“完全静态的形式”错,因为原文中讲“世上没有完全静的物质,所以罗丹写动而不写静。”)
    5.(4分)DE(每一项给2分,其他不给分)(D“表现风格截然相反”错,无中生有;E所答非所问,不是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6.(5分)①罗丹的雕刻能表现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中间的过程;(1分)②罗丹的雕刻能够融入自己的意志使物质精神化;(1分)③罗丹的雕刻对象无所选择,表现自然人类的核心;(2分)④罗丹的雕刻最喜欢表现人类的各种情感动作。(1分)(意思答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 下一篇:鸳鸯跳
  • 【推荐文章】

  •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原文】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

  • 少年行(其二)

    【原文】 少年行(其二)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熟知不向边庭苦,纵...

  • 公子行

    【原文】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原文】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

  • 对不起,孩子

    【原文】 对不起,孩子 张亚凌 (1)剩下几天就中考了,我眼前是最后一次模拟试卷。...

  • 乡村四月

    【原文】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

  • 【最新文章】

  • 鸳鸯跳
  •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 臧质,字含文,东莞莒人。父熹,字义和,习骑
  • 阅读下面《鲁迅入门读本》的“前言”和“目录
  • 4.循着小王子星际之旅的足迹,可以探寻他领悟
  • 23.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
  • 21.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3
  • 20.下面是2006年度和2016年度有关“天津旅游
  • (6)朋友李明即将去北京读高中,临别前,张
  • (5)《论语)八则》中强调把“学”与“思”
  • 让文学来叫醒作文
  • 少年行(其二)
  • 25.班级开展“走近‘锐词’”综合性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