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福星

发布时间:2025年6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6月29日
作者:侯发山  文章ID:89863  浏览:

【原文】
    福星
    侯发山
    康建勋是康百万家族的第十七世人,字子策,太学士,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名医。有奇才者,脾气都古怪,自古亦然。尽管康家富甲一方,无论患者是贫还是富,也不论得了沉疴还是偶染小恙,一律收费一块银元。那时候一块银元可以买到30斤大米,8斤猪肉,10尺棉布,如果对比物价来折算,相当于现在的300元。尽管一块银元,寻常人家还是常常支付不起。
    栓柱的爹刚刚病逝,丧事草草办罢,老娘就一下子病倒了,出气多进气少,看样子,若不及时就诊,随时都有咽气的可能。给爹看病、办理后事,已经拉了一屁股的债,原来看在老娘的面子上,村里还有人愿意借贷,如今只剩下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老娘命悬一线,谁还敢借贷于他?有好心的邻居给栓柱出主意,让他去找康建勋。栓柱的娘得的不是什么大病,伤心过度,又遇风寒而已。康建勋开了药方,抓了药,按照规矩,栓柱得给他一个银元。
    栓柱家里像是被大水冲过,有价值的物件一件也没有,扑通一下给康建勋跪下了。
    康建勋不为所动,且还是一脸受伤的样子,悻悻地说:“我行医这么多年,规矩不能破。”
    栓柱想了想,把家里的面瓮子给搬来了,说:“家里就只剩下这点粮食了。”
    康建勋歪头看了看,瓮里的粮食也仅够母子两个吃三天。康建勋不觉叹口气,说:“我把粮食带走,你们母子俩儿吃啥?”
    康建勋摇摇头,一脸难色。
    栓柱一张巴掌大的小脸憋成了猪肝色,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倔强地说:“您放心,我就是要饭,也会还上您的诊金!”在那个年月,要饭的屡见不鲜,这一行,不需要技术,也不要什么力气,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拉得下面子。
    康建勋点点头,说:“这点粮食太少,不够诊费,我若拿走,别人会说我不近人情,你写个欠条吧。”
    没有别的选择,栓柱就老老实实写了一张欠条。至于什么时候还,能不能还上,他也没有多想,火烧眉毛,且顾眼前,走一步算一步吧。
    左邻右舍知逍这个情况后,都说康建有点不够意思。
    第二人,栓柱喂老娘喝过药汤,就拎着篮子上街乞讨去了。
    康建勋背个药箱游街串巷,瞅见栓柱跪在街角,面前摆个碗,见人路过就磕头,嘴里念叨着:“行行好吧,行行好吧。”
    康建勋过去看了看,碗里空荡荡,便从兜里出一把银元,数了二十块,放进栓柱的碗里。
    栓柱傻傻地瞅着康建勋,呆了。
    康建勋的微微一笑,说:“你是乞丐,这是你应得的。”然后掏出栓柱写的那张欠条,还给了他,又从碗里拿了一块银元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之后背着药箱远去了。
    栓柱回过神来,对着康建的背影不住地磕头谢恩。
    围观的人明白事情原委后,除了啧啧称赞外,说不出多余的话来。
    有一天,周二爷的肚子疼,哭天叫地,寻死觅活。周二爷的口碑如村口的茅厕,从村里臭到了村外。村人都说他这是报应,活该!在康建勋眼里,病人都是一样的。他一番扎针推拿,自然是手到病除。周二爷感激不尽,给康建勋包了一个大火的红包,五十块银元。康建勋只收了一块银元,其余的都退还给了周家。有人就说康建勋傻,说反正周二爷的钱来路不正,为啥不收下呢?
    康建勋说:“我不管他人,我的钱来路要正。”
    当地地方志上记载,民国二年岁(1913年)遭荒灾,康家尝出粟数十石,以施赈饥民,赖以全活者甚众。
    后来,当地官府给康家立了块“德荫广被”碑,碑文中称,河南民政厅厅长张钫以“情深施济”表其宅,乡众以“爱人以德”额其门,人皆以为荣,而君自视淡然也。此外,1932年,当地老百姓为康建勋悬挂了“福星”匾,两侧题跋:康君子策,承先世之业,家资富厚,不衿奇而立异,随波而逐流,于物无争,与人无忤。惟慈祥之德,折衷于仲景,广行方便,普施仁术,济世活人,人彰其德曰福星。
    如今,康家庄园还保存有“德荫广被”碑和“福星”匾。
    ——(《嘉应文学》2020年第1期有删改)

【问题】
    7.下列关于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爹刚病逝,老娘又病倒,栓柱明知无钱请医还去找名医康建勋,这让名医陷入两难的境地,因此就有了康建勋“一脸受伤的样子”。
    B.“栓柱一张巴掌大的小脸憋成了猪肝色”,通过神态描写展现出栓柱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无法付清诊金的惭愧,也有对医生过分冷漠的愤慨。
    C.小说语言极具生活气息,“家里像是被大水冲过”“口碑如村口的茅厕,从村里臭到了村外”既贴近农村
    生活,在表达上又生动可感,通俗易懂。
    D.小说主要写了两件事:栓柱娘生病,看病:康建勋给周二爷治病。两件事有详有略,患者身份一贫一富,可见小说在剪裁、选材上颇具匠心。
    8.人们常说“医者仁心”、请结合小说中名医康建勋的人物形象,谈一谈你对“仁心”二字的理解。(6分)
    9.梁启超言:“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质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作者以史料记载内容作为小说结尾,你认为有何作用?(6分)

【参考答案】
    7.答案【B】(解析:B项中“栓柱对医生过分的冷漠表示愤慨”,这一说法过于牵强)
    8.答案:
    ①救死扶伤的医者之心――不论得了沉疴还是偶染小恙,他都给予医治。
    ②众生平等的公平之心――在康建则眼里,病人都是一样的,即使是口碑不好的周二爷。
    ③取财有道的道义之心――康建勋说“我不管他人,我的钱来路要正”
    ④刚中带柔的恻隐之心——无论贫富从不破规矩,却慷慨的给了乞讨的栓柱19块银元,并于灾荒之年赈济灾民。(答出任意3点,每点2分)
    9.答案:
    ①照应文题,点明标题含义(或:使之首尾呼应,故事结构更加完整);增加文章真实性(2分)
    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该内容,我们看到了主人公慷慨无私、淡泊名利的一面(2分)
    ③拓展文章内容,升华主旨。通过该内容,我们看到了一个“德荫广被”的家族,进而传递出“家风传承”这一重要主题(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后更名为COVID-19),于2020
  • 下一篇: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