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的窗子谈不上美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国窗子才形
作者:未知 文章ID:89946 浏览:
【原文】
中国古代最早的窗子谈不上美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国窗子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随着岁月的流逝,使它们成为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中国建筑的因素。】
在中国,有多少工匠,( ),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等,或单独存在或互相交替使用,看起来就像有无数的组合。有简单的图案,也有独具特色的图案,一切都用薄薄的棕色或红色木条制作成。
每当夜幕降临,从中国传统院落大门旁边的影壁小心地往里看,就能看到像自身发光的抽象画一样的木制窗子,窗子木格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微弱的灯光洒在院子里,消失在甬道长廊,婆娑竹影上。偶尔有人在室内走动,身影在洁白的窗纸上滑动,充满神秘的色彩。
(节选自《汉字王国》有删改)
【问题】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的窗子,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
B.窗子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
C.即使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窗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
D.即使对称变化是窗子的设计原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
19.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参考答案】
18.A
19.C
A.“戎马”是借代手法,代指战争;B.“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喻,将“愁”比作一江春水;
C.“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拟人手法;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和反问。
20.修改:①主语残缺,删除“使”(也可删除"随着”,但删除“使”更契合上下文意。)语序不当,把“中国建筑的”改成“中国建筑中”提到“最富有”前面。改后的句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