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流凌的黄河

发布时间:2025年7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7月3日
作者:单振国  文章ID:89955  浏览:

【原文】
    流凌的黄河
    单振国
    ①站在数九寒天的黄土高原上,站在大雪纷飞的穹宇下,我看黄河。黄河,像一条蜿蜒浩荡的银色巨龙,正静静地、静静地流动着,在雪花无声无息里流动,在冰凌悠悠漂浮中流动。
    ②没有浮躁的喧哗,没有烦嚣的不安,没有轻薄的浪花,甚至连一点儿脚步声都没有。有的,只是雄浑磅礴的气势,泰然自若的风骨,沉着稳健的向前,战胜一切的自信!
    ③满河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莹。铺天盖地,浩浩荡荡。没有鸟鸣虫吟、红尘碎语,没有争锋斗狠、狂放泼野,唯有静静地流动。漂浮着满河满河浩阔壮观的北方冬天。好像是一条蛰伏入眠的巨龙。
    ④啊,雪落黄河静无声。
    ⑤静无声的黄河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又慢慢苏醒,慢慢在蛰伏中蠕动。恍然,唰地彻底醒来,鼓起排山倒海般巨大膂力,以四两拨千斤的手臂,轻轻一揽,迅疾带走一大堆一大堆企图阻遏她前进的冰坝。这不,远远地,咔嚓一声,犹如霹雳横空、巨崖崩塌,令人惊心动魄、寒毛悚立。严寒精心高垒起的一座冰山訇然碎裂,没入宽阔深邃的河水中。冬天顷刻惊飞四散,朔风黯然销声匿迹,一切的寒冷已不叫凛冽的寒冷,所有的冬天不再喧哗自己是冬天。
    ⑥雪是越下越大,白花花的,一朵一朵飘着,漫天漫地,稠稠密密。雪吞咽着山川村落、烟火人间,吞咽着高原大地、日月星辰,仿佛把整个北方的冬天都吞咽到她茫茫的白幕之中。但她吞咽不了黄河,黄河依然静悄悄地、稳如泰山地流动着。站在高原的更高处看流凌的黄河,又像是一条从天而落的银河,舒缓而下,连接天地。河,睡在天堂之上,唯有梦是那样亘古遥远、瑰丽雄浑,那样多彩缤纷、近在眼前,只轻轻地飘浮在纷纷杨扬的雪花中,向着无尽的远方。
    ⑦晋陕峡谷,犹如大地哗啦扯开的胸膛,在白花花的雪野里,大幅油画般铺开,铺成雪原莽莽、雪峰巍巍的浩大背景,黄河被衬托得更加气势磅礴。看吧!大河上下,好一派雄浑壮观的景象。此刻,任何华美的辞藻,都没有力量嵌进这天地无声却令人心海咆哮的壮丽诗章中;任何高亢的赞美,都显得那么苍白微弱。只有流凌的黄河,在无声无息中永恒汇聚着、充盈着、释放着排山倒海的力量,凛然高耸起不可欺、不可辱、不可侵的血气,昂然高扬出战胜一切阻遏、一切对手的霸气,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⑧看流凌的黄河,我瞬间强大、瞬间雄起,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恩怨不平,竟然轻盈得像一绺飞散的冷雾,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此时此刻,灵魂骤然震颤,心海更加咆哮,仿佛站在黄河与高原交响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由不得要往远看、往大看。我想,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被这样一条裏挟着黄土,磅礴浩荡、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着与她同样的优秀基因、同样的精神力量和胆魂气魄!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我敬仰黄河,虔诚地跪在黄河冰冻铁硬的滩头,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
    ⑨就在我抬头的刹那,太阳拨破云海,红彤彤、圆润润、热腾腾的,带着新的春天的勃勃生机,在流动的冰凌上折射出万道金光。远远望去,寥廓的黄河滩上,飞起一圈又一圈绚丽耀眼的彩虹!
    (有删改)

【问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蛰伏的黄河看似人眠,实际上在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她的内心始终抱有瑰丽雄浑、向着无尽远方的梦想。
    B.第⑤段使用了拟人的手法,黄河轻轻一“揽”,大堆的冰坝被带走,严寒精心高垒起的冰山“訇然碎裂”,苏醒了的黄河势不可挡。
    C.第⑥段描写了仿佛把整个北方的冬天都吞咽下去的白雪,第⑦段写了犹如浩大背景的晋陕峡谷,用以衬托出黄河的磅礴气势。
    D.作者精心选取了黄河静静地流动、蓄积力量冲破阻碍等几个场景,将黄河从入冬、封冻到解冻的全部过程展现了出来。
    5.流凌的黄河释放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冲破阻碍给了作者哪些启示?(6分)
    6.最后一段所写的景象有何特点?请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4.D
    “将黄河从人冬、封冻到解冻的全部过程展现了出来”错误,全文围绕“流凌的黄河”来写,展现的是黄河开始解冻后冰块顺流而下的场景。
    5.①作者灵魂震颤,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恩怨不平,消失得无影无踪。
    ②作者由流凌的黄河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
    6.①采取远视的角度,从色彩、形状等方面描写了拨破云海的太阳,黄河滩上的彩虹。
    ②描写的是黄河滩头富有生机的春景,表现的是一副充满生机、希望、胜利的景象。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送耿晦之守湖州
  • 下一篇:材料一:传统“中国式”家庭包括三代人:祖父母、父母和子女。
  • 【推荐文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原文】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

  • 如意娘

    【原文】 如意娘① 武则天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

  •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

    【原文】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① 杜牧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

  • 放舟蓬莱阁下

    【原文】 放舟蓬莱阁下 戚继光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传统“中国式”家庭包括三代人:祖父
  • 流凌的黄河
  • 送耿晦之守湖州
  • (白)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
  • 材料一:赵树理《套不住的手》 材料二:老舍《
  • 材料一: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
  • 中国古代最早的窗子谈不上美观,经过千百年的
  •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我国西
  • 鹧鸪天
  •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
  • 材料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山村绝唱
  • 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
  • 达里诺尔是镶嵌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一颗明珠,
  •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