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鲁仲连,齐人也。齐之辨士田巴,辨于徂丘,议于稷下,毁五帝,罪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8月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90325  浏览:

【原文】
    鲁仲连,齐人也。齐之辨士田巴,辨于徂丘,议于稷下,毁五帝,罪三王,一日而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鲁仲连。连谓徐劫曰:“臣愿得当田子,使之必不复谈,可乎?”徐劫言之巴曰:“劫弟子年十二耳,然千里之驹也。愿得侍议于前,可乎?”田巴曰:“可。”鲁仲连得见,曰:“臣闻堂上之粪不除,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何者?急不暇缓也。今楚军南阳,赵伐高唐,燕人十万之众在聊城而不去,国亡在日暮耳。先生将奈何?”田巴曰:“无奈何。”鲁连曰:“夫危不能为安,亡不能为存,则无为贵学士矣。今臣将罢南阳之师,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所为贵谈者,其若此。先生之言,有似枭鸣,出声而人皆恶之,愿先生勿复谈也。”田巴曰:“谨受教。”明日复见徐劫曰:“先生之驹,乃飞兔也,岂特千里哉!”于是杜口,终身不复谈。仲连先生见孟尝群于杏堂之门,孟尝君曰:“吾闻先生有势数,可得闻乎?”连曰:“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彼可举,然后举之,所谓势数。”燕伐齐,取七十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齐田单以即墨破燕军,杀燕将军骑劫,复齐城,唯聊城不下。燕将城守数月。鲁仲连乃为书著之于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得书,泣三日,乃自杀。秦师围赵邯郸,魏使将军新垣衍入邯郸,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辨说罢之。秦军退,平原君欲封之,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寿,先生笑曰:“所贵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人之缔结。即有取,是商贾之事,连不忍为也。”皆不受,遂策杖去,逃隐海上,莫知所终。
    (节选自《史记》)

【问题】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愿得侍议于前    乃设九宾礼于庭
    B.出声而人皆恶之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乃为书著之于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莫知所终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
    B.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
    C.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
    D.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持中而举之/非便/则两手不起/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
    9.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稷下指战国时齐都临淄稷门附近,谈说之士皆期会于此;稷下学宫是当时养士之风的一个缩影。
    B.学士称号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后来演变成官名和对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的泛称。
    C.孟尝君名田文,号孟尝君,齐国宗室大臣;与文中的平原君都属于“战国四君”之列,战国四君亦称“战国四公子”。
    D.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或平辈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鸿门宴》中“庄入为寿”即为此意。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仲连年少有为,口才超群。十二岁时主动请缨与田巴进行辩论,他旁征博引,缘事明理,使田巴理屈词穷、无可奈何,最后甘拜下风。
    B.鲁仲连辩论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为现实而辩,为国事而辩。与田巴辩论时他以齐国当时所处的危险形势为话题,力证辩论应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C.鲁仲连不只是把爱国挂在嘴上,更是将辩才化为报国的行动。在田单收复即墨的战斗中,他的一封劝降书直接导致燕将自杀。
    D.鲁仲连弃金钱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解邯郸之围后,平原君封赏鲁仲连,他坚辞不受;又赠给鲁仲连千金,他仍不接受。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臣将罢南阳之师,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所为贵谈者,其若此。(4分)
    (2)所贵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人之缔结。即有取,是商贾之事,连不忍为也。(4分)
    12.文章开篇详写鲁仲连与田巴的辩论,这样安排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
    7.A
    8.A
    9.D
    10.C
    11.(1)现在我将让南阳的敌军退兵,使高唐的敌兵回国,打退聊城的敌军,所谓的善谈的人,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5分)
    (2)天下的士人所看重的,是替人排除忧患,解除危难,消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如果索取(报酬),那就是商人的行为了,我鲁仲连不会这样做。(5分)
    12.①开篇以鲁仲连辩论胜过田巴,从正面衬托鲁仲连高超的论辩能力;②辩论中,鲁仲连以现实中的国事危难诘问田巴,田巴理屈词穷,凸显了鲁仲连辩以致用的道德高度;③这些都为后文鲁仲连挺身而出,解除国家危难做了充分的铺垫。(3分,每点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
  • 下一篇:白雁
  • 【推荐文章】

  • 白雁

    【原文】 白雁 顾文昱 万里西风吹羽仪①,独传霜翰②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

  •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原文】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刘禹锡 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

  • 送陈章甫(节选)

    【原文】 送陈章甫(节选)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 贼平后送人北归

    【原文】 贼平后送人北归[注]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

  •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原文】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节选)

    【原文】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节选)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

  • 【最新文章】

  • 白雁
  • 鲁仲连,齐人也。齐之辨士田巴,辨于徂丘,议
  •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
  •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
  • 父亲的花园
  • 材料一:“两山理论”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和前瞻
  • 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 旧体诗一般有严格的声韵等格律要求,让不少现
  •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 宝物
  • 送陈章甫(节选)
  •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
  • 中国古代的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