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8月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90324  浏览:

【原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皆案甲当部不得动,诸营乃定。遂诣惇所,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因涕泣谓惇曰:“当奈国法何!”促召兵击持质者。持质者惶遽叩头,言:“我但欲乞资用去耳!”浩数责,皆斩之。惇既免,太祖闻之,谓浩曰:“卿此可为万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由是劫质者遂绝。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复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①,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邺破,迁伏波将军,领尹如故,使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建安十二年,录惇前后功,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赐伎乐名倡。令曰:“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二十四年,太祖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拜前将军,督诸军还寿春,徙屯召陵。文帝即王位,拜惇大将军,数月薨。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谥曰忠侯,子充嗣。帝追思惇功,欲使子孙毕侯,分惇邑千户,赐惇七子二孙皆关内侯。
    (选自《三国志》)
    【注】①陂:池塘。

【问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行奋武将军    行:排行
    B.共执持惇    执:捕捉
    C.身自负土    身:亲自
    D.使得以便宜从事    便宜:方便合适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B.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C.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D.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古代帝王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常用于开国皇帝,文中指魏太祖曹操。
    B.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历朝历代中曾出现多位被授予此封号的人物,比较著名的有东汉的马援。
    C.封邑:古代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和臣属的土地,包括该土地上的百姓;也叫“采地”“采邑”“食邑”。
    D.薨:古代对诸侯或朝廷官员去世的说法,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嫔妃或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侯惇性格刚烈,十四岁时,有人羞辱他的老师,他就把那人杀了,因而闻名郡里。
    B.夏侯惇作战勇敢,在濮阳打败吕布,并夺得军用物资;太祖平定黄河以北,夏侯惇担任后卫以阻挡追兵。
    C.夏侯惇关心百姓,在征战吕布时左眼中箭受伤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劝勉百姓种植水稻,造福百姓。
    D.夏侯惇战功卓著,深受赏识,太祖让他“同载”“出入室内”,其子孙九人也因为他的功劳而被封侯。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3分)
    (2)太祖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4分)
    6.被太祖认为“可为万世法”的做法是什么?这一说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3分)

【参考答案】
    1.A(代理官职)
    2.D
    3.D(受封的官员)
    4.B
    5.(1)况且我奉命讨伐逆贼,难道会因为一个将军的缘故,而放纵你们吗?(3分)
    (2)太祖驻扎在摩陂,经常召唤夏侯惇与他同乘一辆车,特别表现亲近重视,(允许他)平时出入太祖的内室,各位将官没有人能比得上。(4分)
    6.对挟持人质的,应当进行攻击,不用顾忌人质的安全。(2分)曹操这样说以后,当时劫持人质的事情就没有了。(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国中原以南地区的节
  • 下一篇:鲁仲连,齐人也。齐之辨士田巴,辨于徂丘,议于稷下,毁五帝,罪
  • 【推荐文章】

  •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原文】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刘禹锡 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

  • 送陈章甫(节选)

    【原文】 送陈章甫(节选)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 贼平后送人北归

    【原文】 贼平后送人北归[注]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

  •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原文】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节选)

    【原文】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节选)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

  • 舟中晚起

    【原文】 舟中晚起 白居易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

  • 【最新文章】

  • 鲁仲连,齐人也。齐之辨士田巴,辨于徂丘,议
  •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
  •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
  • 父亲的花园
  • 材料一:“两山理论”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和前瞻
  • 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 旧体诗一般有严格的声韵等格律要求,让不少现
  •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 宝物
  • 送陈章甫(节选)
  •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
  • 中国古代的天文
  • 贼平后送人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