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山丹题壁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8月12日
作者:杨一清  文章ID:90527  浏览:

【原文】
    山丹①题壁
    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②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③逼仄:狭窄的意思。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风雨苍茫”写诗人远跳之时的天气变化,在万里边疆的关山,劲风急雨,扑面生寒,好--派苍凉景象,也暗指当时边塞在眼前和平宁静的外表下潜藏着动荡的暗涌。
    B.额联在形式上有非常典型的学杜痕迹,“万里”、“百年”的句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杜甫《登高》的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都以无限时空反衬个人的孤独感和沧桑感。
    C.颈联属于实写景物,“落日”呼应了首联的“野色昏”,“孤城”则正是诗人所在的山丹城。
    D.诗人来到人烟稀少、山路狭窄的边塞,面对着风雨苍茫,诗人内心也是凄风苦雨,忧国优民,诗歌呈现出凄凉哀婉的风格。
    15.诗无达诂,诗歌表达的情感往往具有模糊性、多义性,结合本诗尾联简要分析诗歌这个特征。(6分)

【参考答案】
    14.D(此诗整体风格沉郁雄浑)
    15.理解一:通过追慕汉家将士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功绩,表现了诗人因追怀前人而产生的昂扬奋发的激情和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渴望。
    理解二:通过写古代将土战死沙场无人招魂,表现了诗人对战场死难者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造成灾难的战争的厌倦之情。(一种理解3分,共6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歌声里的祖先
  • 下一篇: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 【推荐文章】

  • 山丹题壁

    【原文】 山丹①题壁 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

  • 白居易《南浦别》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原文】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喜见外...

  • 感遇四首(其二)

    【原文】 感遇四首(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 西村

    【原文】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

  •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陆游《渔家傲·

    【原文】 碛西①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

  • 夜行

    【原文】 夜行 吴兆骞① 惊沙莽莽飒风飙,赤烧连天夜气遥。 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

  • 【最新文章】

  •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 山丹题壁
  • 渔家傲
  • 塞下曲
  • 歌声里的祖先
  • 没文化
  •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
  •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党的十九
  • 白居易《南浦别》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 谈谈读书时的思考
  • 感遇四首(其二)
  • 后生可畏
  • 西村
  • 吴祖光:旷世才情,不平则鸣
  • 川主寺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