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罗隐《筹笔驿》赏析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9月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90905  浏览:

【原文】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③,两朝冠剑恨谯周④。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注]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指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赏析】
    此诗首联就联系诸葛亮,再联系筹笔驿作出高度的总括:“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抛弃了在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公刘备分忧,出来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北征东讨的运筹帷幄,他的计谋都是好的。这里主要是北征,筹笔驿是为伐魏运筹,是北征;东征是陪衬,不实指打东吴。刘备去打东吴,诸葛亮是反对的,他没有东讨。这里实际上是“南征北伐”,不说“南征北伐”而说“北征东讨”,因为上句已用了“南”字,为避开重复,所以这样说。
    颔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来句当战赤壁之战,当时孙权、刘备两家的兵力,联合起来也不能与曹操大军相比。只是倚靠了长江之险,曹操北方的军队不习水战。又靠了东风,好用火攻来烧毁曹军的战船取胜,这是利用天时地理来获胜,所以说“天地皆同力”。时运不济,像李商隐诗里说的:“关张无命欲何如?”关羽、张飞都早死了,不能帮助诸葛亮北伐,英雄也不由自主。
    颈联“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诸葛亮死后,魏将邓艾率军攻蜀,谯周劝后主投降。后主听了他的话投降了。蜀国千里山河,孺子阿斗轻轻地断送了。在刘备和后主两朝的文臣武将,主要是指诸葛亮,他既管政事,又管军事,是两朝冠剑。他如有知,一定是恨谯周的。
    尾联归结到筹笔驿:“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在驿亭的岩下水,还在傍驿流着,好像在怀念诸葛亮。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赏析
  • 下一篇: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罗隐《筹笔驿》赏析

    【原文】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

  • 刘过《贺新郎》赏析

    【原文】 贺新郎 宋 刘过 弹铗西来路①。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

  • 叶梦得《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赏析

    【原文】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注]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

  • 高适《登百丈峰(其一)》赏析

    【原文】 登百丈峰(其一) 高适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原文】 清平乐① 题上卢桥② 辛弃疾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碍③。千里盘盘平世界,更...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原文】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

  • 【最新文章】

  • 罗隐《筹笔驿》赏析
  •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赏析
  • 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赏析
  • 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赏析
  • 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批评边将无能,控诉统治
  • 表达报国无门的哀痛,壮志难酬的哀伤的边塞诗
  • 抒写战士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不
  • 描写将士们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达对家乡亲人
  • 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通过描写塞外环境的
  •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赞美祖国河山的
  • 刘过《贺新郎》赏析
  • 叶梦得《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赏析
  • 高适《登百丈峰(其一)》赏析
  • 范成大《春晚》赏析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