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76 浏览:
作者:未知 文章ID:776 浏览:
在我国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十余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名叫半坡村。村庄的北面是一片凸地。这片凸地西临沪河,南依白鹿原,再向南横亘着雄伟的秦岭山脉。在古代,白鹿原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木,浐河里流着清澈的河水,是一块适宜于人类定居下来、进行农业生产和渔猎活动的好地方。在5000年前人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用艰巨的劳动,开拓荒地,建筑房屋,进行生产,过着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但是经过好几千年的变迁,这些古代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的遗迹,已经埋入了三四米深的地下。从195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在这块遗址上进行了5次科学发掘,把埋藏在地下的遗迹和遗物一层一层地清理了出来。这样,就好像打开了一部数千年前的历史书,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5000年前人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到原始社会的一些面貌。
这个遗址因为是在半坡村北面,所以称作“半坡村遗址”。遗址的总面积约有10万多平方米,已经发掘出来的有1万平方米。这是一个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聚落(村落),主要部分是居住区;居住区的东面是制陶区(制造陶器的地方),北面是氏族公共墓地。由于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收获是很丰富的。1958年,在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现有遗址大厅和两个陈列室,一个陶窑遗址。
第一陈列室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遗物。有石器和骨器,有斧砍伐器、箭头、鱼网坠、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半坡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参加狩猎、打渔、饲养、制陶等生产活动。
第二陈列室可分为三部分:(1)半坡时期的社会结构和半坡人的生活。(2)文化艺术。(3)发明创造。
半坡人从事绘画、雕塑、制作装饰品等艺术活动。他们的彩陶绘画取材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对象。半坡人发明陶甑,倒刺鱼钩和鱼叉。此外,他们应用重心原理制作了夹底瓶。
遗址大厅屋顶呈半球形,是原始村落居住区的一部分,面积3000平方米,共出土各种形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10000多件。遗址上计有保存比较完好的房屋遗址43座,地窖200多个,围栏两座,保护村子的大围沟一条。此外,还有墓葬250座,其中小孩瓮棺73个。
公共墓地坐落在居住区的北方,一条深6米、宽6米、长约300米的大围沟把其同村子隔开。只有成人才能被葬入公墓。夭折的小孩是用瓮棺葬在住房近旁,一般无随葬品。
这个遗址因为是在半坡村北面,所以称作“半坡村遗址”。遗址的总面积约有10万多平方米,已经发掘出来的有1万平方米。这是一个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的聚落(村落),主要部分是居住区;居住区的东面是制陶区(制造陶器的地方),北面是氏族公共墓地。由于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收获是很丰富的。1958年,在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现有遗址大厅和两个陈列室,一个陶窑遗址。
第一陈列室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遗物。有石器和骨器,有斧砍伐器、箭头、鱼网坠、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半坡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参加狩猎、打渔、饲养、制陶等生产活动。
第二陈列室可分为三部分:(1)半坡时期的社会结构和半坡人的生活。(2)文化艺术。(3)发明创造。
半坡人从事绘画、雕塑、制作装饰品等艺术活动。他们的彩陶绘画取材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对象。半坡人发明陶甑,倒刺鱼钩和鱼叉。此外,他们应用重心原理制作了夹底瓶。
遗址大厅屋顶呈半球形,是原始村落居住区的一部分,面积3000平方米,共出土各种形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10000多件。遗址上计有保存比较完好的房屋遗址43座,地窖200多个,围栏两座,保护村子的大围沟一条。此外,还有墓葬250座,其中小孩瓮棺73个。
公共墓地坐落在居住区的北方,一条深6米、宽6米、长约300米的大围沟把其同村子隔开。只有成人才能被葬入公墓。夭折的小孩是用瓮棺葬在住房近旁,一般无随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