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五帝本纪赞

发布时间:2012年9月4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30日
作者:司马迁  文章ID:5474  浏览:
【原文】
    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译文】
    太史公说:学问家们大都称述五帝,这已经由来已久了。但是,《尚书》单是记载尧以来的史事;而诸子百家也只是谈到黄帝,且这些文章又不很雅正规范,因而士大夫们多有怀疑和诘责;孔子所传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儒士们有的又不去传授学习,我曾经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临大海,南渡江淮,我所接触的老人们都各各称说指出黄帝、尧、舜活动过的那些地方,风俗教化本来就不相同,总之,以不背离古籍所记载的为接近正确。
    我读过《春秋》、《国语》,它们阐发《五帝德》、《帝系姓》的内容是很明白的,只是没有深入考论罢了,但它们所记载的史实倒是都不虚妄。《尚书》缺佚、空白之处就多了,它所遗漏的史事往往见于其他记载和传说。如果不是喜好钻研,深入思考,领会这些记载中的含义,是很难向那些见识不深,阅历甚少的人作介绍的。我将上述古文、百家、传说、散记总括起来论定编次,选择其中最为正确、规范的说法,写成《五帝本纪》,并作为“本纪”的第一篇。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太史公自序
  • 下一篇:尚德缓刑书
  • 【推荐文章】

  • 刻舟求剑

    【原文】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

  • 童区寄传

    【原文】 童区寄传 柳宗元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

  • 学记

    【原文】 学记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

  • 邶风·静女

    【原文】 邶风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 劝学

    【原文】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 师说

    【原文】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 【最新文章】

  • 梁书·江革传
  • 任光禄竹溪记
  • 杨涟劾魏忠贤
  • 班超投笔从戎
  • 刻舟求剑
  • 孔子马逸
  • 伯牙破琴
  • 吴许越成
  • 颜回好学
  • 荔枝图序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晋公子重耳之亡
  • 召公谏厉王弭谤
  • 河南王
  • 守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