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母亲的手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3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018  浏览:

    生命亘古的法则,
    阻挡不住时光的小舟,
    老了母亲。
    于是,
    忧郁与感动的泪水,
    流淌在记忆的土地,
    无垠地回放着——母亲的手。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以来的深刻记忆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
    孩童挨大人骂、挨大人揍是难免的,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任何挨母亲打的片段来,连最通常的打手心、打屁股都没有。虽如此,母亲的惩戒更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我说绝招,是她揪拧同时进行——揪起而痛拧之。揪或拧,也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惯用的惩戒法,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招。
    我的母亲也如天底下数十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几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着桌子,我瑟缩地看着母亲。她看上去平静而肃然,对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立刻变得失望懊恼,但仍只淡淡地说:“那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好,也不言笑。
    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没脸地按我在床上,反剪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地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能吃饱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再没有剩过饭。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也有其熨帖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的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当时街上有担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地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同样是那双结满厚茧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在小学三年级那年,我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我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她那只拿着“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还厉害。可是,出乎意料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了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冬夜,炉火渐尽,屋内更加寒冷,待我们上床入睡后,母亲坐在火旁,借着昏黄的灯光,开始为我们缝补衣袜。有时她用锥子锥穿厚厚的布鞋底,再将麻绳穿过针孔,一针一针地勒紧,那痛苦的承受,大概就是待新鞋做好穿在我们脚上时,所换得的欣快的透支
    吧!
    去年夏天回到家乡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有点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剩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次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三日后的远行找到了恒定的力量。
    母亲的手,未经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惟其如此,那才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家园
  • 下一篇:食品添加剂值得我们信任吗
  • 【推荐文章】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原文】 清平乐① 题上卢桥② 辛弃疾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碍③。千里盘盘平世界,更...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原文】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论题阐述】 奋斗 一词的本义就是指为了目标去努力行动。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很大...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原文】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它...

  • 海王星上为什么风暴不断

    在我们的心目中,风暴多起源于太阳的热力:阳光使大气和海水受热,造成空气对流而刮...

  • 站成一棵树

    父亲是在李阳出事的第二天赶回村庄的。 事情也不算大,李阳打了同学。李阳以前也打同...

  • 【最新文章】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赏析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 陶渊明《答庞参军》赏析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 垃圾分类的作文素材
  • 如何写作文——一次奇特的比赛(想象作文)
  • 如何培养孩子独自人格,让他学会承担自己的人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人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叙事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景篇
  • 如何写好日记之今天我来画美景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 如何写好日记之斑斓校园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