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捆绑苦难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5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4日
作者:朱成玉  文章ID:12613  浏览:

【原文】
    捆绑苦难
    朱成玉
    在那次关于矿难的采访中,我接触到一位被双重苦难击中的中年妇女:瞬息之间,她失去了丈夫和年仅18岁的儿子。她在一夜之间变成孤身一人,一个家庭硬生生地被死亡撕成两半,一半在阳光下,一半在尘土里。悲伤让她的头发在短短几天就全白了,像过早降临的雪。一个人的头发可以重新被染成黑色,但是,堆积在一个人心上的雪,还能融化吗?
    同样不幸的还有很多,一个剐满八岁的孩子,父亲在井下遇难,而母亲在上面开绞车也没能幸免于难,强大的冲击波将地面上的绞车房震塌了,母亲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离开人世。
    在病房里,我们不敢轻易提起这场噩梦。我们沉默着,找不到可以安慰她的办法,语言在那里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就像一个蹩脚的画家面对美景时的束手无策。由于过分悲伤,她整个人都有些脱形了。但是最后还是她打破了沉寂,在得知了我们的来意后,她说,活着的人总是要继续活下去的,但愿以后不会再有矿难发生,不会再有这样的一幕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我在笔记本上收集着那些苦难,那真是一份苦差事。每记下一笔,都仿佛是在用刀子剜了一下她的心。那一刻,我的笔滴下的不是墨水,而是一滴滴血和一滴滴眼泪。在我问到关于以后生活方面的问题时,她做出了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决定,她要收养那个失去父母的孩子。
    “我不能再哭了,我要攒点力气,明天还要生活啊……”我听到了足以震撼我一生的话,“我没了丈夫和孩子,他没了父母.那就把我们两个人的苦难绑到一块吧,这样总好过一个人去承担啊。”
    把两个人的苦难捆绑到一块,那是她应对苦难的办法。厄运降临,她没有屈服,她在这场苦难申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些逝去的生命只会让活着的人更加珍惜生命。
    采访行程结束了,临走的时候,我去了她的家,我看到她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几盆鲜花正在那里无拘无束地怒放,丝毫不去理会尘世闽发生的一切。那个失去父母的孤儿正在院子里和一只小狗快乐地玩耍。我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抬头就看到房顸的炊烟又袅袅地飘荡起来了,那是在生命的绝境中升起的炊烟啊,像一根热爱生命的绳子,在努力将绝境中的人们往阳光的方向牵引,虽然纤弱,但顽强不息:

【问题】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个人”所经历的苦难。(2分)
    19.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20.文中的“中年妇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作简要的评价。(4分)
    21.读了全文之后,文中的“捆绑苦难”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4分)

【参考答案】
    18.中年妇女在矿难中失去了丈夫和年仅18岁的儿子;八岁的孩子在矿难中失去了父母。
    思路分析:第一段中写中年妇女在矿难中失去了两位亲人,第二段中写八岁的孩子失去了父母。
    19.“鲜花无拘无束地怒放…‘孩子快乐地玩耍”“炊烟又袅袅地飘荡”烘托了在绝境中生命依然顽强不息的氛围,生活还将下去,生活必将下去,衬托出“中年妇女”已走出苦难的阴影,充满希望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思路分析: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干净的家庭环境和怒放的鲜花,快乐玩耍的孩子,表现了中年妇女没有被灾难击倒,而是坚强地站起来从容面对,而对炊烟的描写也是她
    顽强精神的象征,衬托她的坚强不屈,表达了赞美之情。
    【点评】重点句子的作用不可忽视.理解了句子含义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20.顽强不屈、坚韧不拔、善良勇敢,是勇于面对生命中一切不幸和灾难的强者。
    【点评】对于人物的评价要结合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思考,文章中的妇女,将自己的灾难与他人的灾难捆绑,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又是多么善良、多么富有爱心.针对这些内容来分析难度就不大了。
    21.要点:把两个人的苦难捆绑到一块,苦难便消解了一半。在生活中要有爱心,要共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思路分析:中年妇女将自己的灾难与孤儿的灾难捆绑在一起,使孤儿又拥有了家庭的温暖和母爱,从而使苦难消除一半,明了她的善良和有爱心,也告诉我们在应对灾难时要互相帮助,共同面对。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
  • 下一篇:珍惜“有效期限”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