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作者:未知 文章ID:14700 浏览:
【原文】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问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B.固不可彻 彻:变通
C.惧其不已也 已:停止
D.无陇断焉 垄断:阻隔
7.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愚公移山“意志坚定”的一组是( )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也迂也
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④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⑤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A.③④
B.②⑤
C.②③
D.①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七百里,高万仞”一句从面积和高度两个方面说明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暗示移山的任务十分艰巨。
B.愚公决心移山,他的妻子提出了两个疑问:愚公年老力衰,移山怎能成功;移山过程中产生的土石如何处置。
C.愚公移山时虽只有几个人,工具也什么简陋,但大家齐心协力,邻家孤儿“跳往助之”使得移山场面更加热火朝天。
D.操蛇之神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出手相助,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太行、王屋,分别放到朔东和雍南。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分)
译文: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6.D
7.A
8.D
9.(8分)
(1)愚公于是率领【儿子、孙子】中能够挑担子的几个人(上山),【凿石挖土】,(并)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4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
(2)凭借(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4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