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面条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7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2日
作者:周大新  文章ID:18499  浏览:

【原文】
    面条的前世今生
    周大新
    中国人喜欢吃面条。在中国,很少有没吃过面条的人。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面条种类,像山西的刀削面、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台湾的担仔面等。如今中国的面条已有500多个种类。
    吃面条的也不止咱们中国人,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日本人爱吃日本拉面,朝鲜人爱吃朝鲜冷面。欧洲人吃的面条,据说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拉面是由“遣唐使”从中国传过去的。
    人为什么会吃面条?人类最初只知道把采摘的植物的果实。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麦子、谷物等粉食的推广才成为可能。有了面粉和米粉之后,怎么做得好吃,又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有的人把面粉、米粉炒炒吃,叫吃炒面;有的聪明人把面粉、米粉加水和成团,再捏成片放在汤中煮,叫吃汤饼;还有手巧的人,把面团搓成长条放进汤里煮,这样虽还叫吃汤饼,实际上就是吃面条。
    关于面条的起源国,意大利人说是他们发明的,阿拉伯人也说是他们发明的。我们中国人拿出关于面条的文字记载让他们看,意大利人拿出他们关于面条的壁画照片让我们看。还好,2002年中国考古人员在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里躺着一团鲜黄色的线状物,经鉴定,这是小米粉做的面条。这碗面条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发明者的殊荣。
    面条不仅做起来简便,营养丰富,而且有的还被演绎成故事,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比如长寿面。传说汉武帝时臣子闲谈长寿之事,有人说脸长可以长寿,有人说人中长可以长寿,有人说耳垂长可以长寿,君臣们的议论传到民间,把脸传成了面,说成面长可以长寿,人们为图吉祥求长寿,就逐渐形成了在生日这天吃面的风俗,而且这天的面条要擀切得越长越好,以面长寓意寿长。又比三鲜伊面。传说伊尹的母亲常年卧病,伊尹特意用鸡蛋和面,揉擀切条之后,先蒸熟,后油煎,这样即使他不在家,母亲也能很方便地吃面,而且久放不腐。吃面时浇的汤是用鸡、猪骨头和海鲜炖制而成的。伊尹母亲在儿子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康复,所以这种面又叫“孝子面”。
    面条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一种吃食不是在短时间内偶然出现的,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有无数人参与其中。一种吃食所普及地域的广度,是和创造者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相关的。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面条之所以能传至意大利和日本、朝鲜,扩展至欧洲和阿拉伯世界,是因为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力曾经很大。一种吃食、一种吃法一旦在某一地域行成习惯和传统,便会和人们对该地域的爱及对该地域人的爱交汇在一起,成为乡情、民族情的一种重要成分,成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容。
    (有删改)

【问题】
    6.根据文意探究中国人喜欢吃面条的原因。(4分)
    答:
    7.作者从面条的演化厂史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6分)
    答:

【参考答案】
    6.(4分)
    (1)种类多;(2)做法简单;(3)营养丰富;(4)有人文内涵(或:寓意丰富,图吉祥求长寿)。(每个要点各1分)
    7.(6分,每点2分)示例:
    (1)一种吃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2)一种吃食的普及与创造者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相关;
    (3)一种吃食或吃法在某一地域行成习惯和传统后,会成为地域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容。(或:一种吃食或吃法在某一地域形成习惯和传统后,会成为乡情、民族情的重要成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快乐的二傻
  • 下一篇: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 【推荐文章】

  • 绝句两首(其二)

    【原文】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母爱做伴

    【原文】 母爱做伴 大友 秦丽 (1)何延芬的痛源于15年前的一个清晨。 (2)1995年1月...

  • 晓上空泠峡①

    【原文】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

  • 登金陵凤凰台

    【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昊宫花草埋幽径,晋代...

  • 最长的三里路

    【原文】 最长的三里路 ①一生中走过很多路,最远都走到了美国的纽约,可记忆中最长的...

  •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原文】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

  • 【最新文章】

  • 望岳
  • 四块玉·别情
  • 醉翁亭记(节选)
  • 煮粥待姊
  • 余昌《神奇的腹语》
  • 郝炜《逃向空中的丝瓜》
  •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
  • 过零丁洋
  • 2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请
  •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
  • (8)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
  • (9)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时同学不能正确
  • 3.下面一段话A、B两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文
  •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 水性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