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的感悟
作者:侯军 文章ID:20292 浏览:
【原文】
苦的感悟
侯军
①在人类品尝过的诸多滋味中,“苦”大概是最复杂、内涵最丰富的,因而最具哲学意义的一种味道了。人的味觉器官对苦的排斥恐怕是先天的,譬如给一个婴儿吃苦药,往往会遇到最顽强、最原始的抵抗。而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凡是沾上苦字的词儿,大都是灰暗而低沉的:经受艰辛叫“吃苦”;生活困难叫“穷苦”;无依无靠叫“孤苦”;身体或心灵不好受叫“痛苦”……佛家语中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儒家语中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苦是漫漫之长夜,人们对苦的东西往往避之惟恐不及。
②然而,苦的复杂性却正在于此:在某些时候,苦确实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更有些时候,人们竟然视苦如命——君不见人类从古至今最嗜好、最痴迷的三大饮料,就全都是“苦水”:咖啡是苦的,可可是苦的,位居世界饮料之冠的茶,同样是苦的。这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
③与苦相对的是甜。人们对甜的接近也近乎是天生的。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糖?哪个婴儿吃药时不送之以甜水?人们语言中的甜字也总是作为苦的对应物而出现的,如“苦尽甘来”“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等等。可是同样令人不解的是,当人们走向成熟之后,对甜的东西却会逐渐疏远。这种苦与甜的二律悖反①,不是很值得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探究一番吗?
④倘若扩及人类的精神活动,这种甜与苦在认知上的二律悖反则更加明显。美术家们一向把那些格调不高、浅薄媚俗的画作贬之为“甜”。记得一位艺术理论家曾发表过这样高论:“一个欣赏者,当其刚刚入门,还不具备够水准的审美眼光时,他往往喜欢甜俗的东西,就像一个婴儿偏爱加糖的牛奶;一旦他的鉴赏力提高了,审美口味也会随之改变,对那些看上去有些丑、有些怪、又苦又辣的作品,他会因其耐人寻味而产生共鸣和好感,这就像成年人舍去糖水、牛奶,转而喜欢咖啡和苦茶一样。”
⑤甜能给人带来瞬间的愉悦,但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苦中的滋味却要慢慢咀嚼才能品出真味,仿佛青橄榄的苦涩。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旅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你在人生路上跋涉了一段之后,回眸望去,是否一如曹孟德诗中所谓“去日苦多”呢?同样的,当你在人生的深秋黄叶中漫步遐想,凡是昔日品味过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痛苦,如今都已变成了久酿的陈酒,于苦涩之中充溢着人生的甜蜜和醇厚。你会觉得,倘若当年未曾体验那些痛苦,你的人生将是何其苍白,何其平淡!
⑥如此说来,苦之况味其实并非人的天敌,因为有了痛苦,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精神才变得坚韧敏锐。有鉴于此,我们也才会有勇气承受痛苦,甚至享受痛苦!
注解:①二律悖反:例如:
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空间上是无限的。
论证了这两个论点的正确性,而它们又是截然对立的,这就形成了二律悖反。
【问题】
11、第①段中划线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是【 】(人名);第⑤段中划线的“曹孟德”是《观沧海》的作者【 】(人名)。(2分)
12、(1)第②段加点的“这”指的是【 】(3分);(2)第③段加点的“二律悖反”在文中指的是【 】(3分);(3)第④段引用一位艺术理论家的高论的目的是【 】(3分)
13、作者对苦的感悟是【 】(3分)
14、作者还认为“苦更多的时候乃是人类相伴相随、须臾不可分离的诤友(“诤友”是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试举一例。(5分)
是否同意【 】;【 】。
【参考答案】
11.(计2分,各1分)孟子,曹操
12.(1)(3分)人们对苦的东西往往避之惟恐不及,但又往往视苦如命。或:在某些时候,苦确实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更有些时候,人们竟然视苦如命。(2分)只答视苦如命。(1分)只答苦的复杂性,没有具体解说。(0分)人类从古至今最嗜好、最痴迷的三大饮料,就全都是“苦水”。
(2)(3分)人们对甜的接近也近乎是天生的(人们小时候喜欢甜的东西),当人们走向成熟之后(长大以后),对甜的东西却会逐渐疏远。
(3)(3分)一个人对苦与甜的感受也可以显示其审美价值。
13.(3分)苦之况味其实并非人的天敌,因为有了痛苦,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精神才变得坚韧敏锐(多答本句的后面一句不扣分)
14.(计5分,答“是”“否”1分,例子正确3分,语言表述1分):同意——要写出通过“苦”的事例使自己明白了什么较为深刻的道理(吃一堑,长一智)。意思相近即可。
不同意——可以写通过“苦”的事例使自己没有明白什么较为深刻的道理(吃一堑,没长一智)。也可以写不是“相伴相随”“须臾不可分离”的,因为人生不总是“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