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把栏杆拍遍

发布时间:2015年8月8日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3673  浏览:

【原文】
    把栏杆拍遍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A
    ③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山,【    】,【    】。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B
    ④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⑤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他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⑥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⑦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C
    ⑧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D
    ⑨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选自《梁衡文集》有改动)

【问题】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为了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出来而多处运用了联想。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原因等。
    B、这篇散文用豪迈奔放的语言,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笔力雄厚,慷慨悲壮。
    C、从修辞上说,文章多处运用对偶短句和排比句式,使文章整齐而有节奏,增强了作者情感表达的效果。
    D、作者认为辛弃疾“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是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的历史背景和他自己对词创作的悟性、聪明产生的。
    13.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①文章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辛词的两大特点:(2分)
    一是【    】。
    二是【    】。
    ②第五段中说“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的根本原因是(2分)【    】。
    14.文章第⑦段中“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分)
    【    】。
    15.请仿照“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这样的句式,给第三自然段补上两句相同的句式,使之构成排比。(2分)
    【    】,【    】。
    1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文章中引用的一首词,你认为放入文中画线的【    】处最合适?(2分)
    17.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搜集了很多有关辛弃疾的资料,了解到辛弃疾不仅是一位沙场秋点兵的爱国将士,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诗词作家。下面就是学生搜集的有关材料。(4分)
    ①有人认为辛词的风格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的豪放;也有人认为辛词的风格是婉约派。请你选出属于婉约派的一句。(    )(2分)
    A、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常常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上文中就有“醉里挑灯看剑”的词句,表达了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下列诗词中的“酒”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材料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
    材料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答:【    】

【参考答案】
    12.D
    13.①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
    ②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14.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他本人的追求造就了辛词不同于他人作品的独特的美。
    15.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李白那样散发弄扁舟,像欧阳修那样寄情山水。(句式一致,内容恰当即可)
    16.A
    17.①A②材料一:反映了村民们富足的生活,淳朴好客的民风。材料二:表达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
  • 下一篇:动物带来的高科技
  • 【推荐文章】

  • 独坐敬亭山

    【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

  • 军城早秋

    【原文】 军城早秋 严武(唐)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

  • 临江仙

    【原文】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注],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

  • 山寺夜起

    【原文】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

  • 送何遁山入归蜀

    【原文】 送何遁山入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

  • 商山早行

    【原文】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

  • 【最新文章】

  • 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纷纷诵读《弟子规》《三
  •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
  • 病毒的话
  • 失败是个未知数
  •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1)阅读中外名著,可以学知识,长见识。读
  • (2)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把身
  • 送东阳马生序
  • 翻浆的心
  • 食品添加剂
  • 《红楼梦》选段 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
  • 《论语》和《孟子》选段
  • 时尚浅说
  •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
  • 月螺川①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