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拿什么滋养生命
作者:梁建中 文章ID:25132 浏览:
【原文】
明天,我们拿什么滋养生命
梁建中
⑴“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这是河流污染的真实写照。
⑵我国国家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36条,重度污染的有21条。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其中有机类属严重污染,三氮类属重度污染,重金属为轻度污染。目前中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⑶污染带来的就是灾难。①【珠江海区的污染使栖息在该海区的鲷科、石首科、带鱼、乌贼和中国对虾等19种经济鱼类和25种经济虾类连续出现大量死亡,使洄游产卵繁殖的狮鱼、马鲛等锐减,这里著名的“万山渔汛”已不成汛。】
⑷长江也不乐观,不断增加的、不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在城市江段已形成明显污染带。据调查,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的污染带已超过600千米,占城市江段长度70%。随着乡镇企业及农业发展,长江水体还受到农药和化肥污染。②【另外,每年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达6亿吨,输沙量已达黄河的1/3,相当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密西西比河3条世界大河的输沙总量。】
⑸母亲河——黄河的情况更糟。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1997年创纪录地达到累计断流226天,仅胜利油田原油少产就损失30多亿元。目前,黄河流域用水量已超过360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流域用水量猛增,各地都对昔日流入黄河的雨水“围追堵截”,大大减少了黄河的入水量。甘肃、宁夏百姓大挖水窖,积蓄雨水,被广泛推广的所谓“旱作农业”,使干旱的土壤变成了一块块“海绵”。地下水开采和生态耗水,如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都直接影响到黄河的水量,使黄河再也无法形成昔日容纳百川的汪洋恣肆的壮观场面。
⑹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进入高峰时期,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⑺拯救我们水资源环境吧,不要让“人类最后见到的一滴水是我们自己的眼泪”变成现实!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07年第3期)
【问题】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9.认真阅读⑷⑸两段,概括造成水环境的恶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4分)
10.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作简要的分析。(3分)
我选第【 】句,分析:【 】
11.文中“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一句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2.阅读下面材料,说说我们该如何拯救严峻的水资源环境?(3分)
材料一:虽然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淡水资源只有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
材料二:目前全国150个城市严重缺水,有6000多万农民和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水。
【参考答案】
8.国的河流污染十分严重。
9.废水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农药化肥的污染;大挖水窖,对流入黄河的雨水“围追堵截”;无节制开采地下水。
10.①句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的水污染已十分严重,很有说服力。
②句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直观地告诉我们长江每年带入东海的泥沙之多,情况不容乐观。
11.不能删,因为“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表示年年发生了断流现象,这样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12.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节水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水。③鼓励开发使用节水的新科技,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