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作者:未知 文章ID:25430 浏览:
【原文】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丙)邹与鲁讧①。邹穆公问曰:“吾有司②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③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⑤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慢上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⑥夫民今而后得反⑦之也。君无尤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有司:与下文的“长上”都指官吏。③莫之死:没有百姓为他的长官而死。④疾:憎恶。⑤转:弃尸。⑥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百姓,百姓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⑦反:报复。⑧尤:责备、归罪。
【问题】
7.给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4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诛之,则不可【胜】诛
8.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寡助【之】至 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人不知【而】不愠
D.【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千里不敢易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
10.曹刿所说的“忠之属也”指【 】(用乙文原句回答),(丙)文中曾子所说的话,可以用(甲)文中哪些语句来印证?(2分)
11.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三个语段均表现了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取信于民的思想。
B.(甲)段采用议论方式,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进行说理。(乙)(丙)两段则采用人物对话方式,在对话中体现自己的主张。
C.(甲)(丙)两段文字选自《孟子》,(乙)段选自《左传》,作者是春秋时代的左丘明。
D.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语势充沛,雄词激越,这一特点在(甲)(丙)两个文段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参考答案】
7.(4分)限制;赐福;案件;尽、完
8.(2分)A
9.(4分,每题2分)(1)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2)只要君王施行仁政,他的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死。
10.(2分,每空1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2分)D(丙文没有运用排比)
附译文: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府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上层的人工作轻慢并且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