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规则看守世界
作者:陈全忠 文章ID:28115 浏览:
【原文】
让规则看守世界
陈全忠
⑴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
⑵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优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⑶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⑷与哈佛人相似,德国人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种之一。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⑸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时,曾对美国邮局前的排队作过观察。他发现排在队伍前面的顾客,一般距离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至少一米远:一方面避免彼此靠得太近不舒服,一方面也是尊重别人的隐私空间,免遭嫌疑。如果服务窗口不止一个,也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个队,而是只排一个队。前面的人依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去办事,以保证先来的人先接受服务。没有一个人会打破这种默守的规则。小中窥大,茅于轼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在美国生活的一年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为什么美国如此富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⑹对比之下,中国的银行服务窗口前,都画有鲜明的警示线,而有些漠视“请在线外等候”字样的人们,仍然选择无序紧张的拥挤,同样也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⑺当我把上面的事例说给周围人听时,我得到不同的意见版本:哈佛人是做作的,书交上来了,人家改过了,还计较什么;德国人是刻板的,能够趁机过马路为什么不过,浪费时间;美国人是固执的,来得早不如站得巧,能够早点把事办完为什么不挤。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缠住……
⑻到底是怎样的生活才更惬意?没有规则的自由是不是一种真的自由?
⑼德国人的名言是,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自由必须有所约束,不然,A的某种自由可能就要以B的另种自由为代价。德国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在这个天堂里,规则首先是科学合理的,其次要有对规则的集体信任。或许有些人会将此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不凭体力、投机取巧或者其他伎俩,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规则不仅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他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他们心灵的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
⑽散文家张丽钧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规则”的重要,肯定地说:“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
⑾让规则看守的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之向往的天堂。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将规则时刻放于心中,心甘情愿接受约束。以获得更完满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人,必将受到规则的惩罚,甚至付出全部自由的代价。在好规则面前,懂得捍卫和赞美,才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体现。
⑿心中有正义良善的规则,犹如灵魂有了信仰,人的生活才会享受更多的明媚阳光。
【原载2003年第19期《中国青年》】
【问题】
20.阅读全文后,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2分)
21.“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一句是什么意思?请联系上下文,用简明的话加以阐释。(2分)
22.第⑷小节说“德国人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种之一”,文中认为他们最守规则的表现是什么?(2分)
23.本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证明中心论点,其中⑤⑥两段运用了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4分)
24.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好规则,我们缺少的是对好规则的尊重。请联系平时的见闻,福州市的市民是否存在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然后给市长写一封短信,谈谈自己的意见(要求格式正确,内容包括事实、分析、意见三部分。200字左右)。(6分)
【参考答案】
20.公民应自觉接受规则的约束。(或社会应用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
21.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的人,灵魂是美丽的,心灵也是轻松自由的。(意思对即可。)
22.指从没有闯红灯的车。
23.①事实论证:如美国人在邮局前井然有序地排队,中国人在银行服务窗口前无序地拥挤;
②对比论证:美国人和中国人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