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亚马孙植物
作者:未知 文章ID:28366 浏览:
亚马孙流域的植物种类繁多,居全球之冠,这里上万种的植物大多体型高大,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但事实上,它们在这里的生存环境并不好,季节性的降雨使得亚马孙河及其支流经常泛滥成灾——每年11月份,亚马孙就开始涨水,这期间,3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会迅速变成汪洋,整个亚马孙几乎成了水的世界,洪水深度比平时水位要高出十几米。因此,生存在这里的植物必须要接受一年一度的洪涝灾害,最重要的是努力长高,才不至于被洪水淹没窒息而死。
成年植物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它们的“后代”来说,就是致命的了。如何让自己的“后代”也能逃过洪水的围堵,健康茁壮地成长,从传粉散播种子的那一刻,作为母体的植物们便开始思考起这一问题,并通过不断摸索,想出了一套完荚的解决方案。
首先,种子必须要远离植物母体,如果种子落在植物母体不远处,那么发芽后的幼苗便几乎不能成活,因为母体植物体型巨大,占据和遮挡了幼体的阳光和营养,即便幼体能够侥幸成长,也同样躲不过洪水的袭击。为此,母体植物必须要让种子远离自己,到更有利于生长的地方落地生根。
其次,便是需要有一种外力来帮着母体运送这些种子。母体植物决定把这个运送的任务交给亚马孙丛林的其他各种动物——蝴蝶、蜂鸟,以及在夜间活动的吼猴、密熊、蝙蝠等,因为它们都能到处活动,四处游走,能够带着种子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生长的“新家”。
最后,便是怎样把这些动物吸引过来,为它们所用。为此,一些在白天产籽的植物母体,便开始绽放出一朵朵五颜六色迷人的花朵,释放出一阵阵浓烈的香味来,目的是要把蝴蝶和蜂鸟等吸引过来,好让它们为自己传粉、散播种子。为了让动物们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办事,母体植物们都要不计本钱,耗费体内大量的能量,牺牲自己,以奉献出一个个又大又好的果实和味荚丰腴的果肉。因为只有味道足够鲜美,动物们尝到“甜头”后,才愿意“常来常往”地当搬运工。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果肉可以被吃掉,但是里面的种子绝对不能被吃掉,为了防止种子被吃掉,母体植物们又在种子里分泌出一种毒素,味道非常不好,这样动物们就不会吃下种子了,而是把它们装在肚子里四处走动,在适当的时候,通过排粪便或其他方式放下它们,种子便得以存活。
但是并非所有的母体植物都是在白天完成产籽的,许多植物是在夜晚开花产籽的,因此,它们不能靠颜色和气味来吸引动物。比如,在晚间活动最多的是蝙蝠,但是蝙蝠天生是色盲,对色彩熟视无睹。如何吸引这些夜间的访客为自己服务呢?母体植物开始动起了不少心思,它们发现蝙蝠夜间觅食全靠超声波,通过发出超声波,遇见障碍物阻挡,然后确定食物的位置。因此,在夜间只有越大越明显的事物才能吸引蝙蝠。为此,母体植物们开始使劲分泌体内的能量和所有营养,让花尽量长得大些,再大些,以方便蝙蝠发现。结果,它们成功了,最终蝙蝠选择了它们。
来年,这些被动物散播在各处的种子都已长大,足够健壮,足以抵挡一切降雨来袭,当洪水退去后,无恙的它们将继承一个崭新的亚马孙大地。而这一切都基于它们母辈的智慧和不计报酬的牺牲。(摘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