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拙于交往”与精于事业

发布时间:2016年4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桑林峰  文章ID:29318  浏览:

【原文】
    “拙于交往”与精于事业
    桑林峰
    ○1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刚刚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哲敏院士,一生坚守一个原则,“潜心做研究,少点社会活动,少点商人气息。”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对自己一生也有一个评价:“只顾埋头拉车,拙于人事交往。”
    ○2“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实际生活中,拙于交往的人,多精于事业。他们不喜欢张扬,不善于应酬,只想着把工作干好,把任务完成好。正是这样的人,支撑起我们的事业,挺直了中国的脊梁。拙于交往并不代表交际能力差,而是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经营人脉关系上。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工作之外的事忙多了,用在事业上的心思就分散了。诚如“当代毕昇”王选曾说:“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3少些事务,多些务实;潜心钻研,挖井见泉,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一些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让世人尊敬的大师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不为名利所绊,不为声色所累,不为喧嚣所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踏踏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做学问。国际著名的数学大师陈省身说过,自己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也讲过,“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袁隆平、吴孟超、吴大观、林俊德等人,也都是把“板凳要坐十年冷”、“一生只做一件事”当做人生追求,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4反观当今的一些专家学者,有的“研而优则仕”“成于名则商”,无暇也无意“坐冷板凳”“写真文章”。还有的稍有些成绩、有点名望,就热衷于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网络上有形。他们不但想当“专家”,还想当“杂家”,哪怕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事,只要有利可图,即使违反规定也去做。于是,整天忙于应酬各种会议、庆典、访谈等“露脸”活动。如此热衷于名利,看似获得了一些实惠,实则荒了专业、丢了事业。
    ○5事实上,科学巨子们决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甘当“老学究”,他们总能在拙于交往中自得其乐,在精于事业中乐此不疲。这就是科学和艺术联姻的神奇魅力。在他们眼里,科学的伴侣是艺术。他们之所以比别人走得更远、探得更深,就是因为他们能兼收并蓄,文理兼通,善于进行跨界思维、跨界创新,从而达到会通之境。数学家谷超豪坦承自己对数学和诗歌一样喜欢,常从吟诗作赋中,拓展数理思维。“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认为,做项目就像演好一台戏,唱京剧和造雷达是相通的。
    ○6再次翻阅历届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22位大师的先进事迹,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惊人地一致:坚守理想、钟情事业,耐住寂寞、拒绝浮躁,不喜欢出名挂号的事务性活动,总是醉心于自己的专业事业。从某种意义上,他们成长成才的经历,有力地回答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选自2013年1月28日《人民日报》)

【问题】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的论点可概括为:“拙于交往”才能精于事业。
    B.第○1段引用郑哲敏院士和物理学家谢家麟的话起到既引出论题又证明论点的作用。
    C.本文列举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众多大师精于事业的事例,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D.第○3段列举袁隆平、吴孟超、吴大观、林俊德等人的事例和第○5段列举谷超豪的事例作用一样。
    24.试分析第○4段的论证作用?(2分)

【参考答案】
    23.D
    24.第○4段从反面摆事实,讲道理,使文章更全面、更严密,是非曲直更加分明,从而更有力地论证了“拙于交往才能精于事业”的中心论点,发人深省。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
  • 下一篇:【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 【推荐文章】

  • 叶燮①《客发苕溪②》

    【原文】 叶燮①《客发苕溪②》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

  • 寄和州刘使君①

    【原文】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

  • 对不起,孩子

    【原文】 对不起,孩子 张亚凌 (1)剩下几天就中考了,我眼前是最后一次模拟试卷。...

  • 春雪·梅花

    【原文】 春雪梅花 ①客居纽约,寒冬渐远,春已归来。没想气温骤降,我虽畏寒,却恋雪...

  • 冬天

    【原文】 冬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

  • 秋夜曲

    【原文】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

  • 【最新文章】

  •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
  • 伊犁①城中无井,咸汲水于河。一佐领⑦曰:“
  • 《鼎湖山听泉》中的三段文字
  • 学会倾听
  •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
  • 一只羊其实怎样
  • 5.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一
  • 2、(2分)修改病句。①杜甫诗歌思想与艺术造
  • 一百年前的今天,①【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
  • 班上以“感悟自然,收获智慧”为主题开展综合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鱼我所欲也》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段
  • ①多年前,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学习讲座
  • 天净沙·秋思 水仙子·咏江南
  • 记承天寺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