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上,人头攒动。一个水果摊前,摊主为了招徕顾客,正忙
作者:未知 文章ID:30796 浏览:
【原文】
农贸市场上,人头攒动。一个水果摊前,摊主为了招徕顾客,正忙得“不亦乐乎”。
一个小男孩来到摊前,他要买两斤香蕉。摊主见顾客是个小孩,顿生邪念:在秤上做点文章,反正小孩子好哄。那摊主的手脚做得干净利索,旁边的人都没有察觉。小孩提着香蕉蹦蹦跳跳地走了,摊主心里好不高兴。
不大工夫,那小孩又回来了。摊主心里一惊:“莫非他发觉了?”不容他多想,小孩已经来到摊前,结结巴巴地说:“叔……叔叔,刚才你……你多找了两角钱,退给你!”
“啊……好,好,好……”摊主不知说什么好,两手来回搓动着,没处放。
摊主没有去收那两角钱,却执意要再给小孩两个香蕉。
“老师说过,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谢谢叔叔!”
带着未脱稚气的童音,小孩把两角钱放在摊上,跑走了。
摊主愣在摊前,呆了好久,心里很不是滋味。
【问题】
17.摊主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 】描写来表现的;小孩的性格特点主要是【 】描写来表现的。(2分)
18.文中的不亦乐乎出自《【 】》,在这里的意思是【 】(2分)
19.小小说赞美了小孩【 】的好品质,批评了摊主【 】的坏作风。(2分)
20.读这篇小小说,有人认为“摊主”是“智”,有人则认为“小男孩”才是“智”的表现,你是怎样看的?(2分)
答:
【参考答案】
17.心理描写。语言(或对话)描写。
18.论语。不可开交。
19.纯洁真诚。见利忘义。(意思对即可)
20.示例:摊主不是智,是小聪明,使势利小人;小男孩纯洁真诚,虽“愚”却“智”,是“大智”。(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