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都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将由疏离、隔绝变为接近、融合,这是当

发布时间:2016年6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797  浏览:

【原文】
    ①都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将由疏离、隔绝变为接近、融合,这是当代国际大都市环境建设的价值观念转向。如伦敦很重创设绿色空间,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自然。市中心集市很小的地块也有绿化,在商业中心区,也生活着20多种鸟,这让人们享受到大自然的恩惠。
    ②但一般大都市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在这有限的土地上能否提高绿化量呢?【最近一些科学家提出:绿化量不能单从平面面积的角度估算,还应从立体空间的角度估算。比如,就植物产氧能力而言,森林是同等面积草地的5倍左右。因此,中心城区可充分发展立体绿化,以提高绿色体积量。伦敦市区,有类似野生环境的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把大自然迎到了城市中,使城市拥有充满自然气息的广阔空间。】
    ③城市中的河流、湖泊和绿色植物一样,能调节城市气温、湿度,蓄雨防潮。两者又可构成优美宜人的园林景观,成为人们泛舟、垂钓、游憩的乐园。因此,在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珍惜、保护和利用原来的河流、湖泊。如果一味填埋河道,固然可获取更多的土地,但水域面积随之减少,蓄洪排涝的能力随之降低,宜人的环境也随之失去。
    ④让我们以尊重绿色、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精神,把我国的大都市建设得风光旖旎,环境宜人。

【问题】
    21.本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分)
    22.第③段中加双横线的“两者”指:【    】。(2分)
    2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其作用是:【    】(4分)
    24.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三个词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3分)
    答:【    】
    25.分别概括第②段和第③段的说明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融合都市与大自然关系的主要途径是:【    】

【参考答案】
    21.都市与大自然的融合
    逻辑顺序
    22.城市中的河流、湖泊。
    23.作比较、举例子。是说明更具说服力。
    24.不能。调换了与前面的主语就不搭配了。“面积"只能说“减少”,“能力”只能说“降低”,“失去”只有和“环境”搭配。
    25.开发土地绿化量,发展立体绿化,提高绿色体积量。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农贸市场上,人头攒动。一个水果摊前,摊主为了招徕顾客,正忙
  • 下一篇:读书的感悟
  • 【推荐文章】

  • 望洞庭

    【原文】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澳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

  • 咏山泉

    【原文】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

  • 绝句(其一)

    【原文】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

  • 山行

    【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最新文章】

  • 人生何以致远
  • 9.请依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仿写两个
  • 旧时,河湟民间有在农历正月十四蒸瞎老鼠的风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19.根据下列情境,完成相关任务。要求:内容
  •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
  • (3)李白的《行路难》中“【 】,【 】”表
  • 换脸时代
  • 《安塞腰鼓》选段
  • 侏儒眼镜猴
  • 布袋莲
  • ⑦《陋室铭》中表现作者“交往人物不俗”的语
  • ⑧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抒发雄心壮志的名句,
  • 天净沙·春
  • 【甲】杨震①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