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

发布时间:2016年6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962  浏览:

【原文】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③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④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⑤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说,游说。③养:供养之地。④未之以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

【问题】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蹴尔而与之生(用脚踢)
    B.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C.孔子见齐景公(召见,接见)
    D.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听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蹴尔而与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是亦不可以已乎//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C.今说景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孔子辞不受//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万钟于我何加焉//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B.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行道之人弗受//辍耕之垄上
    D.乡为身死而不受//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乙】文内容可概括为:孔子不受景公之赐。
    B.【乙】文可作为【甲】文的一个事例论据,有力地证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从而论证论点。
    C.【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见利忘义。【乙】文中孔子的表现印证了《论语》中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甲】文以议论为主,运用排比句式,语句流畅,气势充沛。【乙】文以叙述为主,主要通过人物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11.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其不知丘也亦甚矣。

【参考答案】
    7-10.CBDC
    11.(4分)
    (1)从前即使死了也不接受,现在为了那些贫穷的人感激我而去做这些事。(注意“乡、得”)
    (2)他(齐景公)也太不了解我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
  • 下一篇:材料一:感恩节前夕,某报社联合网站邀请网友参与“和父母的距
  • 【推荐文章】

  •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原文】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在城...

  • 秋夜寄邱员外

    【原文】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 春望

    【原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 约客

    【原文】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 春寒

    【原文】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

  • 红钢笔

    【原文】 红钢笔 曾宏燕 小时候,看到我的老师有一支钢笔,那笔身是木杆的,笔尖是铁...

  • 【最新文章】

  •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和为贵
  • 蒙骜①伐魏
  • (2)结合《西游记》选段,完成文后题目。(4
  • “你是怎么回事?”切尔尼亚克问多林尼克。“
  •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 湖心亭看雪
  • 只要弯一弯腰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蒹葭
  • (4)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采菊
  • (3)遥望明月,思念亲人,共同祝福,人们不
  • (2)《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僧师徒行至火焰
  • (1)阅读下面的图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
  • 给人一架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