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文段一】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2013年1

发布时间:2016年7月1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9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1357  浏览:

【问题】
    【文段一】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决议,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中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珠算之名最早见于汉朝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现在说珠算有1800多年的历史,应该就是根据这个时间点计算出来的。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赵太承家”药店柜台上放着一把算盘。珠算流行最广。现代珠算起于元明之间。明朝时逐步传入日本、朝鲜等地。明代商业经济繁荣,在商业发展需要条件下珠算普遍得到推广,逐渐取代了筹算。现存最早载有算盘图的书是明洪武四年(1371)新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

图例
图例

    16.根据文段一和图例所示,说说珠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4分)
    答:
    【文段二】
    1976年11月的一天上午,陈云同志来杭州玉泉公园参观展览,当他走到玉泉鱼池旁的大厅时,看到一位会计正在打算盘算帐,他走过去和蔼地要求会计让他来试试。陈云同志坐下来,兴致勃勃地拨动算珠,的的嗒嗒地打起算盘来,指法娴熟。新华社记者岳湖同志抓住机会,拍摄到一张珍贵的照片。他笑盈盈地打算盘的照片,不但生动地表明了他对算盘的肯定和珍爱,而且深刻地表明他对发展珠算寄予殷切的期望。1982年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同志见此照片,一时诗兴大发,挥笔作诗一首:“唯实是求,珠起还落,加减乘除,反复对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老谋深算,国之所倚。”诗句既是对陈云同志为国理财业绩的赞誉,同时也是对我国珠算工作者的勉励和鼓舞,尤其是“唯实是求”四字警句,更为一切财务工作者的座右铭。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在珠算申遗成功后对新华社记者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2013年12月5日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拥有者群体带来认同感和历史感,是确保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性的关键。
    17.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说陈云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珠算申遗成功意味着什么?(6分)
    答:

【参考答案】
    16.答案要点:历史悠久
    流行最广
    (共4分。共2点,每点2分)
    17.答案:第一问:陈云的事例不但生动地表明了他对算盘的肯定和珍爱,而且深刻地表明他对发展珠算寄予殷切的期望。
    第二问:珠算成功申遗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共6分。共2问,每问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装穷的亿万富翁
  • 下一篇: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 【推荐文章】

  • 渡荆门送别

    【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

  • 外家南寺

    【原文】 外家①南寺 元好问②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眼中高岸移深谷,...

  • 不爱你爱谁

    【原文】 不爱你爱谁 (1)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忍受切腹之痛,对着我含情脉脉地微笑。...

  • 云朵是天空的脚印

    【原文】 云朵是天空的脚印 王丹枫 对于天空来说,云朵是它的脚印,天空在村庄里走来...

  • 纳凉

    【原文】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①。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

  • 台城

    【原文】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

  • 【最新文章】

  • 善言也是一种美德
  • 12.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日常
  • 13.希望中学正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
  • 卖炭翁(节选)
  • 阳光明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自然清新……
  • 5.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 “保尔看到陌生人那双安详的灰眼睛正在留神观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公输
  • 过程比结果重要的多
  • (5)人们常引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 (6)毕业多年后当你再回母校,发现已是物是
  • 语文老师在“新闻探究学习”课上说:同学们,
  • 渡荆门送别
  • 优人一等的心